-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孩子儿童康复哪里好
青岛自闭症儿童亲子康复训练,随着国内对自闭症认知的加深以及自闭症儿童群体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干预在自闭症孩子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过分依赖康复机构,并不是一件好事。家长该如何和自闭症的孩子相处,如何在家做科学有效的训练,小编为您推荐一家青岛家长培训班。

发展孩子的社会性技能
宝宝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之后,社会性技能的发展随之开始了。社会性技能主要包括:交往技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的情绪。这时宝宝的生活空间从家庭拓展出来,开始与更多的人交往,与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互动交流。为了帮助宝宝跨出家庭的生活圈,在家中妈妈爸爸可以陪伴宝宝一起做些游戏,能磨练宝宝的社会性技能。
猜猜他是谁
1.妈妈爸爸与宝宝坐在一起,先请宝宝猜猜看,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谁?幼儿园里最喜欢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谁?
2.宝宝也可以给妈妈爸爸出题目来猜,一家人一起猜测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宝宝的小伙伴、幼儿园老师等,还可以扩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区的设施,如医院、派出所等。
【专家提示】妈妈爸爸可以经常与3岁以上的宝宝一起玩这个小游戏,这是有意识地帮助宝宝巩固对家庭成员以及居住环境的认识,逐步扩充游戏内容,引发宝宝对周围玩伴、他人以及环境的关注,产生与周围人、物交流的兴趣。
三只脚儿一块走
1.妈妈与爸爸一起先向宝宝示范,并排站成一行,把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然后一起协调行走去取家中的物品。例如:妈妈爸爸一起与宝宝玩扔球游戏,让宝宝有足够时间观察妈妈爸爸怎样进行合作。
2.妈妈或者爸爸可以鼓励宝宝和自己一起试试三脚行走,通过两人一起移动、行走来体会与人合作的感受。
3.可以邀请宝宝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参与游戏,并进行行走比赛,让宝宝尝尝与人合作的快乐。
盒子里的秘密
1.妈妈、爸爸、宝宝和其他家庭成员或小伙伴围成一圈,人数4-5人。
2.大家依次把一个小盒子传递给下一个人。需要遵守两个规则:第一,在音乐声中传递盒子,音乐声停止时拿着盒子的那个人才可以拆开盒子看礼物;第二,音乐声再起时,拆开的盒子要被盖好继续传递。
3.一轮传递结束后,遵守规则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小盒子,小盒子里的礼物能给遵守规则的人以鼓励。
【专家提示】宝宝要很好地与人合作,除了理解合作的意义之外,还需要知道合作的前提必须能与他人共同遵守既定的规则,这正是这个游戏的目的。
关心小宠物
1.妈妈爸爸可以为4-5岁的宝宝养只小兔或者小鸟,或者带宝宝去有小宠物的家庭拜访。
2.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关心它们的吃喝拉撒,并和宝宝一起阅读小动物童话故事书,激发宝宝对小动物的喜爱,模仿妈妈对自己的关照去照顾小动物。使宝宝知道,对待小动物要仁慈,不要粗鲁。赞扬宝宝温柔的行为。
【专家提示】3岁左右的宝宝“自我中心”概念很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阶段。通过关注小动物来体会“关心”与“同情”是符合宝宝的兴趣,从而达成情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妈妈爸爸引导宝宝解决与同伴冲突的原则
大多数3-4岁的宝宝,自己解决与同伴冲突的方法不外乎两种:要么退缩回避,要么挥拳相加。妈妈爸爸要帮助宝宝认识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多种,使他们懂得友好相处,彼此合作。
(1)帮助宝宝理解限制行为的各种规则以及制定规则的原因。
(2)帮助宝宝认清冲突的原因,并设想另外的替代行为及其结果。例如:当宝宝想要玩同伴的玩具时,除了使用暴力抢夺的方法外,还可以和同伴协商交换玩具,或者与同伴商量玩玩具的时间。
(3)引导宝宝理解合作的意义。3-4岁的宝宝需要让他们直接地观察两人或多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给予他们模仿的机会。
(4)鼓励宝宝帮助别人。例如:帮助邻居的叔叔阿姨拿报纸,上电梯的时候鼓励宝宝为别人按电梯楼层键。
(5)当宝宝和同伴发生冲突时,尽量让宝宝自己来解决。
(6)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是宝宝人际交往的榜样。为了能更好地和同伴玩耍,妈妈爸爸可以教给宝宝一些善意、有趣的手势,经常微笑着面对宝宝。一个具有幽默感、满面阳光的宝宝会有良好的人缘。
防范上千万自闭儿走失,需要我们共同打好“防护伞”
如何保护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这些孩子更倾向于走失,或是使自己陷于危险之中。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对任何一种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不利因素感到恐慌。如果他们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话,这种恐慌将会更严重。
正如一位担忧的母亲谈到:“我的孩子对‘离家出走’总有一套办法。有一次,他打开了家里二楼的窗户并准备从那里跳出去,幸亏他爸爸在紧要关头抓住了他。他还常常在大街上乱跑,而且速度极快!”
当你的孩子突然消失或是身陷危险而你又无法掌控的时候,这种深深的恐惧仿佛能让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我们能看到的潜在危险,但是自闭症孩子却意识不到,因为他们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而且我们首先考虑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在我们眼里,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而在他们眼里,按一时兴起而行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除非他们有所学习而懂得自控。
为了他们的安全和我们内心的安宁,了解自闭症孩子走失的原因,制定安全计划,并教以他们技能,对控制自闭症孩子的走失来说有巨大的帮助。
一.来自“走失研究”的一些发现
造成自闭症孩子走失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疏忽,这一观念并不属实。某些患儿的兄弟姐妹在其四岁之后便不太可能走失。走失会随着自闭症情况的加重而加重,并不受地方限制,他们会从自己家走失到别人家,学校,甚至商店。
二.引发走失的原因
1、去到他们喜爱的地方
2、奔跑或探险带来的乐趣
3、看见感兴趣的东西
4、逃避令其不安的环境
5、远离令他们不适的感官刺激物或追求某一特定爱好
三.学习安全行为守则和技巧以帮助防止走失
自闭症孩子倾向于了解具体的字面的措辞。不断重复和演练具体的安全守则和技能会帮助他们了解面对不同情形时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反应。
1.“看清边界”,“等待”,“先检查”,“停”,“掉头”,以及“待在一起”都是能帮助防止孩子走失的概念和技巧,可以帮助防止走失。
你可以用以下技巧来帮助你的孩子培养安全的行为习惯:
(1)划定具体的边界以及制定与这些具体边界有关的规则,例如门、房间、房屋、人行道、庭院和街道。
(2)学习安全行为技巧,越快越好。
(3)通过角色扮演一些常见的问题来不断训练、排演这些技巧并巩固“边界”的概念。
(4)在外出之前回忆这些演练场景和所用技能。
(5)不断设置提示物以提醒他们何时该用这些技巧,如果他们做到了,应该给予奖励。
2.若想把这些技巧写下来,做成书或者故事,我们则建议您写一本专门关于自己孩子的“书”,做法很简单,例如把四页纸钉在一起,每一页上都只写一句话,配上图片,
例如:
描述场景:小达喜欢在人行道上跑
问题出现:小达的妈妈会因此担忧
解决方法:小达答应将会在跑之前先检查环顾四周,并在街角等着妈妈
完美结局:小达和妈妈都既安全又开心。
3.常见问题
家庭成员、老师、和医生们都会用许多不同词汇和解释来描述关于“安全”这一概念,这对任何尝试新的东西或是改变不安全的习惯的人来说是很令人困惑的,尤其是对自闭症孩子或其他从字面上理解别人的话的人来说。
创建“安全标志”的初衷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并以简单的形式来展示核心的安全概念,从而使得每个自闭症孩子的监护人可以在一起协作,帮助孩子更有效地提高理解力和安全技巧。安全标志是如此出色,以至于我们的安全标志如今都应用在我们所有的项目里,不论是为一般大众服务,还是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服务。这些安全标志创造了一个共同的语言,易学而有趣,无处不在,它使用相同的词语,手势,和概念以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安全相处。
无论你是否使用安全标志或其他符号运用于您的家庭,学校,或组织的标志,学习关于安全技巧的四个关键都是简洁,一致,重复,和关联。这意味着:
简洁——因为简单的东西更容易学习
一致——因为一致的信息更有意义,更易理解
重复——不断重复安全法则并加以锻炼,因为每次重复都能强化技巧并使之成为习惯
关联——因为如果一个技巧很实用并且让我们感到熟悉,我们会更快地学会它
正如一位家长写道:我们每天都和儿子复习安全守则。现在,几乎是他向我们讲述这些安全守则了。当他外出时,他也会一直待在在我身边。
1.学习如何“等待”
让孩子记住要等待,这可以防止你的孩子突然离开某个地方,
而要教会你的孩子等待,你可以用任何具体的标志标示出孩子需要等待的地方,包括:
门上或地板上的红色丝带
贴在门上的大大的停止或等待的标志
“不许出圈”——画个圈并在圈内画一条直径,表示在没有熟人的陪伴下不能走出这个圈——这可以是画在前门,教室的门,或后院的门上等。
通过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你就可以制定出这些可行方案,因为这些方案会被不断用到。
“我们儿子特别喜欢胶带。我们最终意识到他似乎把红胶带视为停止标志。因此,我们用红色胶带在过道上贴成一条线,他就不会跨出这条红线。”
“在家里时我们把他的鞋放在他找不到的地方,因为没有鞋他就不愿离开。”
“我会站在我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我们使用‘安全点’这个词。最开始‘安全点’意味着离开家之前,在门前的草坪上等待。后来我们将‘安全点’这个词用在各种地方。比如,在杂货店的时候,‘安全点’就是我们的手推车。我会对孩子说‘把手放在安全点上。’如果我们去水上乐园,蓝色的阶梯就是安全点。”
额外的锁和警示也能帮助确保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不独自走到外面去,这样父母就可以安心休息了:
“我们在所有外面的门上都装了双环锁。”
“我们把锁链装在很高的地方,这样孩子就够不到了。”
“我们的门窗上都装有警报。”
2.学习如何“呆在一起”
当孩子知道要和你待在一起以后,孩子走失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你可以做这些来教会孩子要和你待在一起:
在离家之前做一个“待在一起”的计划,并且在每次离家前都复习一遍。
和孩子玩一个游戏,在游戏中你不停地变换方向,让孩子紧紧地跟着你,像胶水一样粘着你。
使用“待在一起”安全标志,或者创造你自己的标志,并在可能有诱惑孩子离开你的东西的地方,比如商店或者农贸市场,练习使用标志。
3.通过练习让孩子知道当你叫他的名字时,他要回答“我在这里。”
“到这里来,XXX。”如果孩子马上照做,你就给他一个小小的奖励。这样的练习也有帮助。
玩“红绿灯”一类的游戏,用“停,走,跑”一类的口令。如果孩子照口令做,就给他一点奖励。
4.父母们还找到了以下方法让孩子和自己待在一起:
晚上的时候,我在孩子的脖子上缠一根发光的荧光棒,这样我就能看见他了。我在自己的脖子上也会缠一根,这样孩子也能看见我。
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我都把他栓在我身边,尽管这样看起来有点难看。
我事先和孩子约定好边界:房间,家,院子,街区,小区,等等。当我的孩子只沿着一个方向在人行道上跑的时候,我花很多时间教会他什么时候“停下”或“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