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最新动态

武汉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心哪家好

发布者: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2022-08-10 来源:康复中心

语言发育迟缓,在医学上称作言语和语言障碍,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发育问题。
与同龄人相比,患儿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的延迟或异常,可能由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环境等因素引起。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影响患儿的阅读、理解、计算等能力,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各方面,语言康复训练、心理治疗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儿童语言发育

语言是表达思想、观念的心理过程。文字、声音、视觉信号、姿势及手势等都属语言范畴,本节所述为有声语言的发育。

言语是语言交往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随脑发育和社会生活发展而发生发展的,与智能有直接联系。

言语能力分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小儿学语,先理解而后表达,先会发音然后会应用词法及句法。

概括地讲,在生后第一年内,小儿学会了说话,获得了语言的不同的构成,例如:最初的发声,呀呀学语以及与看护者相互作用的表达。在学龄前时期,是说话和语言全面而迅速发展的阶段,其精炼改良则在学龄期。

口语的发育需经发声、咿哑作语和说话成句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以语言中枢的复杂加工为基础,其示意如下:

婴儿在l一2个月时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a],[i],[u]等元音。最初是无意识的发音,其产生的听觉及喉部本体感觉对小儿是个良性刺激,促使重复发出同样的声音,造成所谓的初级循环运动,此现象在6—8个月时最明显。辅音多在6个月时开始出现,首先发出唇音,故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可自然地发出“ba”、“ma”及“ye”等单音。约8个月时,常会合并2个相同的音节,如“baba”、“mama”等。

8—9个月时喜欢看亲人的口形而模仿发音。

理解语言在发音阶段的同时即已开始。小儿通过条件联系(视觉、触觉、体位感觉等),理解些日常接触的物品的名称,如奶瓶、电灯等。对婴儿自发的“baba”、“mama”之类语言,亲人如能及时给予应答或微笑,则会使婴儿逐渐理解了这些语音和特定人物的联系。语音与词义联系被储存在记忆之中,随着数量的日益增多,即成为小儿以后随时取用的词汇;以后,小儿又通过同样机理逐渐理解词的意义,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词组等,并可从他人在手势帮助下的说话中听懂一些短句的意义。

表达语言继理解语言而发展,当语言具有特殊意义时听觉中枢与发音运动中枢间建立起联系通路,于是小儿会说出有意义的语音如原来自发的“baba”,“mama”,“ayi”,“yeye”等音,到9—10个月后就成为呼唤亲人的第二信号。自1.5岁至2岁开始,小儿掌握的词汇开始迅速增加,3岁时增加更快,到5—6岁时增加速度减慢。

1—2岁小儿,其词汇掌握有限,由于急欲表达自己的意思,故常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即所谓隐语或乱语。

表l—17儿童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年龄语言理解行为语言表达行为

1月声音可使小儿的不规则活动停止发出不规则的音节,主要是元音

2月看去似在倾听说话者的谈话用声音表示高兴,有社交性微笑

3月朝说话者的方向看发出咕咕声和咯咯声,对说话者报以微笑

4月能对愤怒声和高兴声作出不同的反应对社交性刺激有发声反应

5月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开始模仿声音

6月能听懂,“再见”“妈妈”“爸爸”等词用声音表示拒绝,高兴时尖叫

7月对“在上面”“过来”“再见”等词可用手势开始发出像单词样的声音,有奇特的喇喇声表示

8月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停止活动可连续地模仿声音

9月听到“不”时,可终止活动模仿说话的声调

10月可正确的模仿音调的变化开始发出单词

11月对简单的问题能够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方式作出反应(如:狗在哪里?)已能很好地说出些难懂的话

12月可用手势对各种口头上的要求作出表示能叫出一些熟悉物品的名字

15月知道身体的各部份在难懂的话中可听到真正的单词且常伴有手势

18月当听到自己所熟悉的物品的名字时,可认出其图片用单词而不是用手势来表达要求

??

21月可对二个有联系的连贯性指示作出反应(如:摘下您的帽子,并放到椅子上)开始组合单词(如“爸爸的车”,“妈妈抱’)

2岁明白更复杂的句子(如“我们坐车要去商店”)听懂120—275个字用名字指出自己

3岁认识常用标志、符号,指出三种颜色,听懂800~1000字(包括一些介词)可重复大人所讲的话

4岁听懂约1400字能够用较多的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能说出自己的年龄,可简单地叙说不久前发生的事;能唱几支儿歌,读数1—20;说话时的句法多正确,能全被听懂

6岁看懂自己的姓名临摹字母,写自己的姓名,背诵字母,描述图画的意思.



儿童语言测验表

儿童语言测验表(ScalesofChildrenLanguageTest)又称儿童语言测验量表。为测验儿童的语言能力,心理学家通过一定的程序编制的,由一定数量的测题组成的量表。大部分儿童语言测验量表往往是作为其他一些量表的分量表或和其他一些量表混合在一起的。专门化的语言测验量表在中国不多见,但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则很多。常见的有词汇测验和言语障碍鉴别测验。

一、词汇测验

词汇测验包括从量的方面测定词汇和从质的方面测定对词汇的理解两部分。词汇量测验可测定从婴幼儿期到入学前,儿童究竟获得了多少词汇。一般的方法是把从婴幼儿生日前10天起到生日后10天为止,大约3周时间内的使用词汇作为该年龄的词汇量。按这种方法计算,到入学前,幼儿词汇量为2000~2500个。但是也有报道说词汇量在入学前为1万左右。检测词汇量有多种方法,如抽样推定法、绘画词汇测验法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PPVT)。

PPV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M.邓恩于1965年发表的,主要是为了测量发声有困难的人及聋人的词汇“使用”能力,是目前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D)所常用的一种智力测验方法,可供2.5岁到18岁的儿童使用,有150组黑白图片组成,测试小儿的一般能力。每组四幅图印成一张图片,共计为150个词汇,试题分为A,B两套平行图,每一张的图片四幅图中有一幅图代表一个A式词汇,一幅图代表一个B式词汇。测试时用A式或B式试题,当主试说一个词时,被试指出与所说词汇相符的图来。邓恩认为此方法可以通过听觉词汇来测试语言智能。由于测试时不需要受试者讲话,所以因各种丧失说话能力(如哑巴、失语、脑瘫),或说话、表达能力薄弱(如口吃、智能低下、胆怯孤癖等)的人特别适用。这种测试方法只需要10~15分钟,操作特别方便,可作为筛查智力落后儿童的一种普查方法。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及上海新华医院等单位的专家曾修订过该量表,并进行了测查工作。

我国也曾编制过一些图片词汇测试,其中有一种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参照广州市幼儿智力发展调查小组对6名儿童追踪观察的口语发展材料和湖南省科教所对80名儿童观察追踪3天的口语调查编制而成的。从调查记录中选出幼儿常用的一些词汇,用图画组成51个版面,每幅版面由4幅画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刺激词。测验时,由主试念刺激词,要求被试在四幅图中找出最能代表这个词意的画。

词汇的质的方面的测验主要是调查对范畴、性质状态、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汇的理解水平。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TPA)中包含了词汇测验,而且对语言获得在哪部分发生了感觉技能障碍进行检查。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柯克以奥斯古德的交流模型为基础编成的语言交流回路诊断测验,是包括回路(听觉、发音、视觉、运动回路)、过程(接收过程、表现过程、综合过程)、水平(表象水平、自动水平)的三维结构。全套测验包括十个正式测验和两个任选测验,适合于2~10岁儿童进行个别测验。ITPA对于探明精神迟滞儿童、语言迟缓儿童和心理语言能力的个别差异特别有效。测验的结果用心理语言年龄和测验得分来表示。



二、语言障碍鉴别测验

该测验是对言语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判定其障碍类型的检查。言语障碍多在语言习得期即幼儿期间发生。因此尽早发现语言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语言障碍种类很多,时间越长其特性越复杂、越牢固、越难改变。但是幼儿言语状况有各种个性特点,与障碍儿童的界限不一定明确。因此使用该测验时必须要配以充分的行为观察。

一般言语障碍测验有下列项目:(1)测验智力。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之间有根本性的联系。(2)测验发音。发音检查有绘画测验法、句子测验法、会话调查法、单音反唱法等。(3)测验词汇。用简单的日常会话、图片等可以大体发现儿童的词汇量。可将常用词汇列出来,让母亲参考。(4)测验造句。通过讨论日常会话中使用的句子的发展、句子的形态(单词与重句、分句等)及助动词的使用等进行。可参考临床语言发展测验法。(5)测验言语的理解。通过日常生活进行观察,或以图书等作材料进行提问。(6)其他的测验调查。如果为了判定是听觉问题还是发音节律等方面的问题时,则要配以其他的测验。

儿童孤独症语言训练步骤

首先帮你的孩子分析一下语言障碍的原因——

生理原因:

聋或重听;齿、唇、舌协调有运用困难;呼吸器官运用困难;发声器官运用困难;脑伤导致语言能力受损;语言表达中枢受损;智能不足(引起语言发展迟缓,理解能力差,语汇少,句子短)。

心理原因:

先天气质不爱说话;性格内向,退缩,害羞;怕说错话,说不好而小声说话以致不说话;经常遭受挫折,缺乏安全感。

环境原因:

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感官刺激或文化刺激;大人很少用语言来逗孩子;大人过度注意孩子的说话,发音时反复提出过高要求,引起孩子抗拒心理:家人不爱说话或说话异常,孩子模仿学习造成。

其次我们语言训练的顺序:

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始点)

4、强化发音(把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或纠正发音)

5、发单音

6、仿说词

7、仿说句子

8、自动说

9、简答

10、代名词的使用(孤独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与其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欠缺有关)

11、对话与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