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最新动态
青岛儿童康复中心怎样选择
发布者:儿童康复 发布时间:2021-09-14 来源:儿童康复机构
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主要有哪些 - 行为矫正
孤独症儿童因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受到障碍,常常表现出旁人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行为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四大类。
(1)自我刺激行为:特征之一是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摆手、摇晃身体、玩手指、拍手、用脚尖走路、无目的地跑来跑去。特征之二是用奇特的方式对待物品,如重复地触摸、敲打、摩擦或用嘴唇碰触、用舌头舔等等。
发生这些行为时往往并没有明显的环境诱因,通常和外界刺激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内在刺激而发生的。换句话说,是孤独症儿童因为内在生理需求而寻找刺激的表现。依不同感觉器官得到的刺激进行分类,可以细分为:
①视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头部或眼睛的重复、固定动作上,如将手及某种物品反复在视觉范围内晃动,旋转自己的身体或盯住旋转的物品看。
②听觉刺激行为:表现在重复、固定地制造出某种声音,如拍打物品、开关录音机、电视机;玩弄自己的声音,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发出噪音,无端地笑、尖叫或喊叫等。
③味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将不能吃的东西放在嘴里咀嚼,如自己的衣服、手指或身体某一部位,玩口水等。
④嗅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固执地闻周围的某种物体,如手上的物品、身边的人等。
(2)暴躁性行为:暴躁性行为的特征是制造麻烦,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①常见的表现:大声叫喊、哭闹、呜咽、抽泣,有的患儿也会让自己突然摔倒在地、跺脚。
②攻击行为:用手、脚或头部攻击周围的人,骂人或说难听的话;或用虐待无生命物体的方式发泄情绪,有时身体呈紧张状。 .
③自我伤害行为:击打自己、咬自己、踢自己、撞头、撕扯自己、抓伤自己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3)抗拒性行为:特征之一是拒绝做出与指令相符的事情,如拒绝完成有能力做的事,拒绝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拒绝说能够说的话等等。特征之二是做出与指令完全相逆的事情,表现出除了正确的反应,什么错误的反应都可能出现的倾向。例如不去厕所,偏在有人的地方当众撒尿等。有的孩子面对称赞和责备时都无动于衷,实际上却在察言观色,欣赏家人束手无策的表情。这是由于不适当的赏罚刺激造成的负面效果。
(4)其他问题行为:如故做呕吐行为,强迫性行为,厕所不适应行为,吃饭不适应行为等。
要想消减孤独症儿童的这些问题行为,首先要学会分辨各种不同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它所产生的作用(即问题行为的功能)。
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改变的小方法 - 行为矫正 1、咬人
(1)看牙医(可能是牙齿不舒服)
(2)蒙眼三十秒
(3)咬橡胶玩具
2、捏人
捏小沙包
3、吐口水
往他的脸上喷水
4、防止小物品的破坏
放很少东西,慢慢增多,以免刺激儿童。
5、防止书本的破坏
(1)买撕不坏的书,让他慢慢喜欢,最后到不撕。
(2)在书上画他喜欢的东西。
6、防止家具的破坏
(1)买跳床
(2)找体操教练上课
7、防止衣物的破坏
(1)涂辣椒酱
(2)撕不动的衣服(如:牛仔)
8、打或踢人
(1)学习沟通(如:手语)
(2)知道他的需要,并让他学会把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3)把不满写出来
(4)去别处痛骂令他气愤的人
9、抠鼻孔
用纸板控制手臂:整天—行为出现时才戴。
10、敲窗户
钉上木板,一条条的,过了这个时期再摘下。
11、挤压关节
戴上厚厚的手套
12、拉头发
在头发上涂凡士林
13、咬自己
(1)强迫干不喜欢的事,再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2)找东西扣住手腕
(3)别人欺负他,导致咬自己发泄,教他对于欺负他的人要大叫“停止”。
14、刺眼睛
玩发亮、视觉性玩具(如:镜子、万花筒、亮亮的玩具)
15、撞头
(1)玩旋转游戏:旋转木马、转圈圈的轮胎秋千。
(2)结构化(把时间安排好)
(3)用鸡蛋撞在墙上,并告诉他你的下场有可能会一样。
16、撞玻璃
换上强化玻璃或开关窗户,拉起百叶窗,撞上的声音比较小,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17、理解长句子有困难时
(1)只说关键词
(2)指着物品说
18、记忆力短暂
(1)当事情要发生时再说,不要很早就说了或只说一次。
(2)用文字告诉儿童应怎样做。
19、减少听觉处理(不同环境沟通困难)
(1)改变环境时,把要去地点的照片拿给他看。
(2)把在学校发生的事,让老师写下来,让儿童照样写或描,回家后再给父母看。
20、社会性规则的缺陷
(1)从来都大声说话—教小声说话(让儿童产生兴趣)
(2)用“我的天”取代“天杀的”儿童骂人时,可以转换方式。
21、干扰行为
尖叫噪音—把儿童带到外头,从而没有人再回去注意他。
22、总是说重复的话
把话写在板子上,那固定的时间来读,当板子收起来时,重复的话就只好停止了。
23、总是提问知道的答案的问题
把答案写下来,儿童问时,让他自己去看。
24、不喜欢听噪音
抱紧他,让他有安全感。
25、撕书
找固定的位置,固定的书籍杂志等。
26、好动
跑步或跳床
27、肌肉僵硬
骑车
28、不跑步
喜欢图形在图形上跑步。
29、喜欢呆在厕所里面
在铃声响之前走出厕所能吃到喜欢的食物。
30、不用肥皂洗澡
用沐浴露
31、不喜欢刷牙
牙膏味道换儿童喜欢的。
32、不剪头发
和熟悉的人一起剪,慢慢进入。
33、不剪指甲
先用热水泡软,剪完后再涂乳液,使他感觉很舒服,也可以找来熟悉的人一起剪。
34、吃各种东西
不给于任何回应与注意
35、不吃固体食物
先吃放进嘴里就会化了的饼干。
36、用两只手吃饭
孤独症儿童因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发育受到障碍,常常表现出旁人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行为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四大类。
(1)自我刺激行为:特征之一是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摆手、摇晃身体、玩手指、拍手、用脚尖走路、无目的地跑来跑去。特征之二是用奇特的方式对待物品,如重复地触摸、敲打、摩擦或用嘴唇碰触、用舌头舔等等。
发生这些行为时往往并没有明显的环境诱因,通常和外界刺激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内在刺激而发生的。换句话说,是孤独症儿童因为内在生理需求而寻找刺激的表现。依不同感觉器官得到的刺激进行分类,可以细分为:
①视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头部或眼睛的重复、固定动作上,如将手及某种物品反复在视觉范围内晃动,旋转自己的身体或盯住旋转的物品看。
②听觉刺激行为:表现在重复、固定地制造出某种声音,如拍打物品、开关录音机、电视机;玩弄自己的声音,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发出噪音,无端地笑、尖叫或喊叫等。
③味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将不能吃的东西放在嘴里咀嚼,如自己的衣服、手指或身体某一部位,玩口水等。
④嗅觉刺激行为:表现为固执地闻周围的某种物体,如手上的物品、身边的人等。
(2)暴躁性行为:暴躁性行为的特征是制造麻烦,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①常见的表现:大声叫喊、哭闹、呜咽、抽泣,有的患儿也会让自己突然摔倒在地、跺脚。
②攻击行为:用手、脚或头部攻击周围的人,骂人或说难听的话;或用虐待无生命物体的方式发泄情绪,有时身体呈紧张状。 .
③自我伤害行为:击打自己、咬自己、踢自己、撞头、撕扯自己、抓伤自己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3)抗拒性行为:特征之一是拒绝做出与指令相符的事情,如拒绝完成有能力做的事,拒绝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拒绝说能够说的话等等。特征之二是做出与指令完全相逆的事情,表现出除了正确的反应,什么错误的反应都可能出现的倾向。例如不去厕所,偏在有人的地方当众撒尿等。有的孩子面对称赞和责备时都无动于衷,实际上却在察言观色,欣赏家人束手无策的表情。这是由于不适当的赏罚刺激造成的负面效果。
(4)其他问题行为:如故做呕吐行为,强迫性行为,厕所不适应行为,吃饭不适应行为等。
要想消减孤独症儿童的这些问题行为,首先要学会分辨各种不同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它所产生的作用(即问题行为的功能)。
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改变的小方法 - 行为矫正 1、咬人
(1)看牙医(可能是牙齿不舒服)
(2)蒙眼三十秒
(3)咬橡胶玩具
2、捏人
捏小沙包
3、吐口水
往他的脸上喷水
4、防止小物品的破坏
放很少东西,慢慢增多,以免刺激儿童。
5、防止书本的破坏
(1)买撕不坏的书,让他慢慢喜欢,最后到不撕。
(2)在书上画他喜欢的东西。
6、防止家具的破坏
(1)买跳床
(2)找体操教练上课
7、防止衣物的破坏
(1)涂辣椒酱
(2)撕不动的衣服(如:牛仔)
8、打或踢人
(1)学习沟通(如:手语)
(2)知道他的需要,并让他学会把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3)把不满写出来
(4)去别处痛骂令他气愤的人
9、抠鼻孔
用纸板控制手臂:整天—行为出现时才戴。
10、敲窗户
钉上木板,一条条的,过了这个时期再摘下。
11、挤压关节
戴上厚厚的手套
12、拉头发
在头发上涂凡士林
13、咬自己
(1)强迫干不喜欢的事,再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2)找东西扣住手腕
(3)别人欺负他,导致咬自己发泄,教他对于欺负他的人要大叫“停止”。
14、刺眼睛
玩发亮、视觉性玩具(如:镜子、万花筒、亮亮的玩具)
15、撞头
(1)玩旋转游戏:旋转木马、转圈圈的轮胎秋千。
(2)结构化(把时间安排好)
(3)用鸡蛋撞在墙上,并告诉他你的下场有可能会一样。
16、撞玻璃
换上强化玻璃或开关窗户,拉起百叶窗,撞上的声音比较小,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17、理解长句子有困难时
(1)只说关键词
(2)指着物品说
18、记忆力短暂
(1)当事情要发生时再说,不要很早就说了或只说一次。
(2)用文字告诉儿童应怎样做。
19、减少听觉处理(不同环境沟通困难)
(1)改变环境时,把要去地点的照片拿给他看。
(2)把在学校发生的事,让老师写下来,让儿童照样写或描,回家后再给父母看。
20、社会性规则的缺陷
(1)从来都大声说话—教小声说话(让儿童产生兴趣)
(2)用“我的天”取代“天杀的”儿童骂人时,可以转换方式。
21、干扰行为
尖叫噪音—把儿童带到外头,从而没有人再回去注意他。
22、总是说重复的话
把话写在板子上,那固定的时间来读,当板子收起来时,重复的话就只好停止了。
23、总是提问知道的答案的问题
把答案写下来,儿童问时,让他自己去看。
24、不喜欢听噪音
抱紧他,让他有安全感。
25、撕书
找固定的位置,固定的书籍杂志等。
26、好动
跑步或跳床
27、肌肉僵硬
骑车
28、不跑步
喜欢图形在图形上跑步。
29、喜欢呆在厕所里面
在铃声响之前走出厕所能吃到喜欢的食物。
30、不用肥皂洗澡
用沐浴露
31、不喜欢刷牙
牙膏味道换儿童喜欢的。
32、不剪头发
和熟悉的人一起剪,慢慢进入。
33、不剪指甲
先用热水泡软,剪完后再涂乳液,使他感觉很舒服,也可以找来熟悉的人一起剪。
34、吃各种东西
不给于任何回应与注意
35、不吃固体食物
先吃放进嘴里就会化了的饼干。
36、用两只手吃饭
其中一只手拿着一样东西(如:餐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