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实时资讯

北京儿童自闭症康复医院哪家好

发布者: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24 来源:康复医院

孤独症儿童社会行为问题的调整

三岁半的妞妞是个语言障碍并伴有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她2岁就在机构训练,经过1年多的训练,妞妞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主动语言,能分辨颜色、数字和人物,有一定的思维理解能力,在一对一训练中注意力集中,有和他人主动交往的意愿,大运动协调等各项能力的改善与提高。

目前,妞妞身上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社会行为问题,以下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在集体中缺乏自信。

解决方案:

a、一对一中训练

和孩子玩游戏,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在游戏中老师故意输给孩子,当孩子赢了以后,及时的给还鼓励,如:奖励孩子吃喜欢的饼干等。同时通过本项内容提高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如1、沟通能力,在游戏中让孩子使用质量的语言和老师交流,如,老师:我出布 孩子:我出剪刀;2、对输赢的理解,谁赢了可以吃饼干,输了没有饼干吃;3、口语表达主动性,如在一次,老师,我们玩游戏吧等。

b、在自然情景中训练。

将孩子在一对一中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进行运用,鼓励孩子和小朋友/家长/老师玩这样的游戏。如:妞妞,你去和皓皓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吧。

备注:在游戏中多鼓励孩子,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和主动学习的愿望,是我们学习本项内容重要的目的。

2、孩子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能独立做事。

解决方案:

a、在学校:

在家长送到学校大门口后,能独立上楼找老师上课。在想上厕所时,能独自上厕所,去过厕所后能返回教室。

b、在生活中:

让孩子去楼上帮家人取物品,如:妞妞,妈妈下楼时忘拿手机了,妞妞帮妈妈去楼上拿好吗?还可以让孩子帮家人仍垃圾,如:妞妞,帮爸爸把垃圾扔到楼下等。

备注: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要多给孩子做事的机会,逐步的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3、孩子不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和他人沟通。

解决方案:

a、礼貌用语的使用:如。孩子来到教室后老师可以向孩子问好,“妞妞好”——“老师好”。如果孩子不能很好表达,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

b、模拟打电话,如:

老师:喂,你好

孩子:喂,你好。

老师:皮皮在不在

孩子:皮皮不在,我是妞妞。

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逐步的加大训练要求。如:

老师:喂,皮皮

孩子:我不是皮皮,我是妞妞

老师:妞妞,皮皮去那了

孩子:我不知道皮皮去那了。等

备注:在课堂上强化训练以后,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上内容。

孤独症儿童社会沟通的引导

社会沟通引导着重增进游戏的社会层次、建立游戏时的共同焦点、以沟通来协调游戏活动,孤独症儿童对于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方法的适当使用。游戏引导者必须能教导孤独症儿童,促进游戏互动,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线索都要被视为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沟通意图。细部分解游戏引导者复杂的社会线索,孤独症儿童可以更了解游戏并充份地参与。社会沟通的引导策略可达到以下的作用:

1. 一种延伸式邀请,邀请自闭症同伴参与游戏

2. 持续地邀请不想参加的孤独症儿童参与游戏

3. 在游戏中响应自闭症同伴的暗示及邀请

4. 维持并扩充同伴间的互动、加入或参与已经进行的游戏。

为了引导社会互动,有互动机会时,成人给予孤独症儿童沟通策略提示,维持游戏中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以图和文字做成的提示卡来引导孤独症儿童「可以做些什么?」如:如果一个引导者叫了孤独症儿童的名字,而孤独症儿童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大人可以提示同伴靠近孤独症儿童,叫孤独症儿童的名字,拉他的手并说「来嘛!我们一起玩嘛!」这几种提示对开始互动特别有用。一旦互动开始进行了,当孤独症儿童不确定能说什么,能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可以看看提示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希望孤独症儿童能将这些策略内化,不再依赖大人引导或视觉提示。


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步骤

社交能力指的是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了与人交流的言语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关系协调能能力等,社交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一种高级技能.而孤独症儿童却普遍性存在社交能力的障碍(也包括了高功能孤独症与AS的孩子),该障碍也成为孤独症三个核心障碍之一,因为社交方面存在缺陷,致使孤独症儿童走进社会,走出家庭产生了困难.解决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不足,成为我们特教工作者所要面临和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孤独症儿童的认识,总结了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几个步骤(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一,观察:即看的能力,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视觉能力(视觉分辩,视线长度,视觉范围等)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以往的家长咨询或专家咨询中经常会有家长提出有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孩子对有效信息的吸收能力差,思维理解能力发展不足.尤其是共同关注能力欠缺,在坐的家长都有过育儿经验,有一些家长有还有正常儿童的育儿经验,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小的婴幼儿就具备看的能力,能够看人的脸和眼睛,目光对活动的物有追视,抱孩子到外面玩时他会不停地去看周围的东西,那有个响动马上就会转头去看,而孤独症的儿童此时则表现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社交能力发展的基础条件就己经缺失了,所以我们要在看的能力上给予加强.如:看卡片(从不同的方向出示让孩子目光追视)看手电筒的光,在游戏活动中练习看的能力如:玩打汽球,两个人打汽球,打乒乓球,投蓝球,两个人接抛沙包,踢足球等

二,模仿:模仿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能力开始的,模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孩子学习能力的高低,所以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配合基础,具备了看的能力后我们马上着手进行模仿能力的训练,首先是从最基本的大动作模仿,手部动作模仿,声音模仿,口头语言模仿开始的,接着延伸到二步动作的模仿,最后达到连续动作的模仿.如:教孩子做儿童模仿操,跳舞,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参与;包括二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参与社会活动,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去公园,去商场,去菜场,去超市,去邮局,去银行,增强孩子的社会休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符合三元教学体系的精神,孩子孤独了但家长决不能自闭.每二个层次是参与游戏活动的能力,孤独症的孩子对游戏的参与能力与参与动机普遍性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差,不能从游戏当中体验到快乐,激发不起孩子参与的动机,所以游戏促进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目的就实现不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最基础的感觉刺激开始,经常抚摸孩子,进皮肤触觉刺激,然后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要全身心的投入,让孩子高兴,避免应付了事,表情木然.最后再让孩子进行适合孩子能力特点的群体游戏,这也是我们天使之翼每天都要做群体游戏的目的,让我值得高兴的是,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都能表现出很快乐.高兴了就爱玩,爱玩了就有动机,有了动机就会乐与参与,乐于参与就会不断地发展.

四,互动,就是一句话"有发起有响应"家长发起一个活动或游戏孩子会积极的响应,孩子主动发起一个游戏或活动让家长来响应,这样孩子社交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基本己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