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招生信息

南京自闭症儿童干预中心一般多少钱

发布者: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12 来源:康复机构

早期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不过许多自闭症家长太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单靠机构每天进行干预训练就能达到效果,显然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人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所以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带动自闭症儿童交往动机的方法

一说到儿童自闭症这个词专业人士大都知道它的核心特征为语言障碍、沟通障碍以及重复性的刻板行为,在这里沟通障碍是三个核心障碍中最严重的,从症状上看儿童自闭症的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能建立正常的社交与人际关系,他们通常都不合群,喜欢关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如非有求于人,他们是不会理睬别人的。

2、对别人的存在漠不关心,不肯与人有目光对视交流,并且不愿与人有身体上的接触。此外,他们往往酷爱某一物体,以代替对人的感情。

3、自闭症儿童缺少体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以及与别人交往的意识和愿望。

因此,大多数家长面对有上述症状的儿童,都感到非常的沮丧和无助。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机构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治疗。

诚然,以专门训练人员制订并实施计划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取得进步,其作用是积极的但也有局限性。如果单纯地依赖于某些机构的外力作用,就容易产生这样的尴尬:儿童人际交往动机的形成不能与他们生活、学习的各个环境相互融合,无法形成一个与社会、家庭相融合的实践环境,以至于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障碍。

如果将儿童自闭症训练师和家长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创设一个集示范、影响。实践和提高为一体的互动整体,那么训练效果将会大大改观。

因此,家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意识的源泉,它将会为训练者此后的工作打下根本的基础。

以下一些适合在家庭中进行的,可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基本的交往动机和意识的活动方法,希望给家长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情感体验是矫治的基础

1.亲吻和拥抱:家长可以经常抚摸、拥抱孩子,并且引导他们学着用自己的双臂来回应家人的拥抱。对于父母或兄弟姐妹,教孩子亲吻他们并望着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家人与要常常亲吻孩子,增进亲子关系,并能训练孩子唇部运动,有助于学习发音。比如:

先吻孩子手背,要他留意唇形和所发出的声音,然后把手递给孩子,让孩子吻一下,成功后可吻脸。鼻、额头等,以此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也可用玩具娃娃做训练对象。

2、耳语:在拥抱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对着他的耳朵轻声耳语。比如:呼唤他的名字或哼唱儿歌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双亲与孩子更加亲密,还能增加身体方面愉快的感受。

3、认识家庭成员:可以经常与孩子一同翻阅生活回忆录或家庭相册,分阶段丰富他们的认识。比如:

第一步认识自己,第二步认识家庭成员,第三步了解照片内容等等。在这一活动中建立他们与家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对语言发展提供帮助。如:看照片认识“爸爸、妈妈”

并学会发音。

二、关注简单的人际反应

1.呼唤名字:在最初的阶段,家长喊孩子的名字时,可留意与令他们高兴的事情相联系,而且最好固定用一个称呼,以稳固他们对自己名字的认识。(尽量不要给孩子起其它别名或绰号,以混淆他们的认识。)随着他们对这一称呼产生一些反应的意识,家长就可以在做出任何一项安排之前,同时叫他们的名字。

2.打招呼:家长在与别人打招呼时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在别人伸出手时,教孩子对此行为做出反应,即也应伸出自己的手与对方握手。告别时,教会孩子以挥手、说“拜拜”的方式来表示再见、离开的意思,并逐渐形成习惯。

3.情绪表达的简单方式:

微笑:家长可用手轻轻将孩子的唇角向上拉,也可通过镜子、面具加深他们对微笑的认识。

点头与摇头:可用愉快的体验引导他用点头的行为表达需要,表示认同(开始时用手来帮助他)。同样的,可以在相反的情绪之中教他们学会摇头的动作。

此外,有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在教会行为表 。

孤独症儿童的同伴关系不容忽视

正常的孩子3岁半以前仍然是以己玩为主;到了4岁左右,他们开始明显地追求伙伴,孩子们更喜欢凑在一起玩;5岁以后,幼儿喜欢在一起玩有共同目的和明确分工的游戏,他们开始学会遵守规则,并且监督对方遵守规则,儿童在横向的同伴关系上向社会性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飞跃。孤独症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与同伴的关系出现障碍,不再向前发展。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会拒绝别人的友好表达,他们对物品的兴趣和对物品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人的兴趣和对人的关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处在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不会用正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加之缺乏解读别人心理的能力,因此孤独症儿童很少有自己的朋友。以至于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快乐无法与别人分享,悲伤和痛苦也不会向别人诉说。这与孤独症儿童极度自我封闭和自我中心的性情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就给孤独症儿童建立正常的同伴关系带来了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孤独症儿童也需要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同伴的影响,而同伴关系的状况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发展。孤独症儿童也不例外,通常看来,孤独症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与其他孤独症儿童建立同伴关系,二是与正常儿童建立同伴关系。孤独症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生活、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孤独症儿童具有安全感。许多孤独症儿童都缺乏安全感,由于无法和别人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致使孩子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由于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以至于时常被人误解,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索性就缄口不语了。这对孤独症孩子内心造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然而孩子们也是有感情的,也是懂感情的,别人对他的好他是能够感受到的,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能够令孤独症儿童感受到爱、亲密和温暖,从而产生安全感。

2、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稳定和调节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往往会形成人格瑕疵,内心充满自卑,加之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行为问题。此外周围的人若试图改变其刻板行为或提出他不愿接受的要求以及伴随孤独症的各种身体疾病都会导致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发生。虽然孤独症儿童很难与别人建立同伴关系,但同伴关系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体验到轻松、快乐和幸福,这对于发展孤独症儿童稳定健康的情绪是非常有利的。

3、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他们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身边发生什么事似乎都难以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他们的目光总是游离不定,很少正视别人,不仅不能传递自己的信息,也很难接受到别人的信息,因此不会与别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在建立同伴关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各种社会性行为,在向同伴模仿、学习以及与同伴合作、分享、交往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逐渐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并初步让人接受。这就为孤独症儿童融入主流社会铺平了道路。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无法替代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孤独症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孤独症儿童来说,良好的同伴关系就是在他们与其他孤独症儿童及正常儿童之间尽可能地建立一种最大限度的宽松与和谐的同伴关系。让孤独症儿童参与各种同伴活动,从中体验到交往的乐趣。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通过日常生活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到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为今后的社会适应打下基础,尽早走出孤独。


家长如何与自闭症的孩子相处:
定下相对长一些日程,不低于2个月的,每周1-2次都可以。

自闭症儿童比较能适应长期规律的交往,突然出现或者突然消失的不确定性对他们而言可能并没有什么益处。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去的时候,尽量以陪伴为主,刷刷存在感,把自己当成桌子椅子等静止物品就好。交流熟悉后再考虑开始。恒定的规则更能被他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