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31日
招生信息

福州儿童语言训练机构

发布者:语言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康复中心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逼孩子说,当孩子有反应或表现正确要及时表扬,可以抚摸孩子头或说你真棒,忽略错误行为。及时送上你热情的鼓励是对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语言表达的满足感,产生说出个人想法的欲望。对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说得好不好,也别急于纠正他语言中的毛病,培养起来他说话的自信心、使之体验到表达的喜悦比什么都重要。”

程度差的孩子怎么教语言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级跳”,我把孩子语言的情况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是:从没有语言到有简单的语言,基本是单词阶段,还有就是原来已经有单词或者简单句的孩子,后来又没有了,从没有再到重新出现语言,都是第一个阶段,语言发展的最初的阶段。您的孩子处于这个阶段中。您的孩子还是单词,还没有形成句,基本不会主动表达。第二个级别比第一个级别高级,已经有句,有主动语言,但是,语言中有很多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自言自语,重复语言等等,我书中的语言训练方案,主要针对这部分孩子,解决他们语言中的特殊现象。(在40页的阴影部分我做了说明)第三个级别是高级阶段,中级的问题基本解决以后,语言交往技能要提高。

你现在的问题是:第一,着急孩子没有主动语言,只是在大人有要求的时候他才会说;第二,你着急孩子的语言理解不好,让他叫别人,可是他对所有的人都叫妈妈,第三,你着急语言记忆不好,这次教会了,下次又忘。让孩子主动地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这是你的目标,但是,从孩子现在的基础看,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怎样做呢?

处于语言发展初级阶段的孩子,我给你的建议是:

第一,你看看书的43页~46页“听为说之先”这一节。听懂是说出来的前提。子听的能力怎么样呢?能听懂、能理解、能执行吗?在孩子主动和我们说之前,我们需要先大量地主动地和孩子说。我不知道听的基础教育您又没有做好。如果孩子听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那么主动语言就受到影响。

第二,纠正您的一个不当:现在您让孩子叫我一声,他对所有的人都叫妈妈。显然,孩子现在对“叫我一声”这个指令的理解有困难,所以他不能执行。

对不同的人正确地称呼,孩子需要具备一个能力:知道给不同的人冠以不同的名称,将名称和人对号入座。而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名称,这是社会认知问题,是对被称呼的人和“我”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孩子可以在理解人物之间血缘或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使用称呼,社会认知差的孩子,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能够从对方外形特征的角度,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固定对某人的称呼,比如,这个人就叫叔叔,但是孩子不理解叔叔的意义。有抽象概括能力的孩子,可以概括对一类人的称呼,比如,只要是老年女性就叫奶奶。您现在要分析,您的孩子对称呼的理解在哪一个水平上。建议您从最低的层次上起步,先巩固孩子固定对某人的称呼,见到某人就叫爷爷,要反反复复地强化。这一步您做好了没有?

语言训练

孩子知道这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奶奶,可是,当孩子听到别人说“叫我一声”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正确称呼呢?什么叫做“叫我一声?”,孩子不能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含义是:“你叫我一声”,或者“你称呼我一次”,理解这句话,要理解“你”和“我”两个代词,“你”指孩子自己,“我”指孩子需要称呼的对方,“我”在这句话里,是变化的,谁都可以要求孩子:“叫我一声”,如果孩子不能理解“我”,孩子还不会把他自己自称为“我”的时候,那么,这句话,他根本不能理解,不能正确称呼对方是正常的。您看看书的38页,倒数第二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问题是思维问题。训练语言,要训练思维,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让孩子固定知道对某人的称呼,再听懂代词我,再听懂“叫我一声”的意思,按照这个规律循序渐进。孩子要求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时,要倒退。 孩子的记忆有问题吗?第三,您的孩子有一个让您焦虑的现象:如果拿着照片问孩子“哪一个是***”,孩子能指对,如果拿着东西教认识东西,这次会了,下次再拿这个东西问他是什么,又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家长都上过学,上学考试的时候有两种题型我们肯定记得,选择题,给出ABCDE若干答案,将正确的选出来,还有一种题型,就是没有任何提示,自己将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哪种形式容易呢?当然是给提示选答案容易。将认识的东西从一堆东西中挑出来,这是再认,孩子需要通过对背景的比较,找出熟悉的,排除不熟悉的。而给孩子出示一个东西,独立地让孩子给予命名,说出它的名称,孩子头脑中没有背景参照,没有比较的对象,要在头脑中搜索原由的信息存储,将眼前的东西和头脑中存储的所有信息进行比照,然后从记忆中提取旧的经验,给物品一个正确的名称,这个要难一些,所以,孩子就会说错了。这是再现。再现有困难,就退回到再认阶段。

第四,大小便问题:孩子在有便意的时候,已经有了动作的表示,你希望他说话或者拿着尿盆过来找你。怎么实现这个目的?

示范—辅助—等待

示范: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要求孩子说的话从一个字开始。用语言代替动作表示。每次示范。另外,大人自己使用卫生间的时候,也要主动告诉孩子怎么表达。

辅助:帮助孩子“说出来”,用ABA辅助的方法。虽然是一个字,也需要分解步骤,辅助完成,给予强化。

等待:以上您都做得很对,但是,孩子还是不会,那就需要等待。我们做错了,孩子肯定不会,我们做对了,孩子不是必然就会,需要等待。

提示:

1、书看一遍是不行的,要反复看。随着孩子的发展,随着家长自己对孩子问题的体会的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会不断加深。

2、没有相同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方面,会有不同的具体问题,书不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回答完,家长重要的是领会精髓,联系实际,创新应用。

从词到句的学习阶段 

固定用语

大约在2岁时,多数孩子开始能把两个单词组成词组,听起来像简单句。这些词组虽然听起来象两字句,但事实上是被用作一个词。研究人员把这些早期用语称为“固定用语”,因为孩子们是把它们当作一个词来使用。·你的孩子也许会说“whatsat”,听起来象“what’s that,”但无法有效区分地“what”和“that”。他认为这个单词是不可分的,进而也无法说,“what’s this。”

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学会说诸如“更多”和“去”等不同的单词,学会如何应用此类概念——更多的果汁,更多的吐司,更多的软心豆粒糖。此类儿童后来学用的词组听起来就象固定用语,但事实上它们是更接近于一个真正的句子。

语言训练

早期造句

发展心理学家罗杰·布朗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婴儿早期说的句子是建立在“钉栓词”(或称为固定字词)——一个单词起着钉栓的作用,儿童围绕此词依次学习其他词汇——基础之上的。例如,如果“更多”是一个“钉栓词”,那么“香蕉”或“苹果”则是附加词,由此也就出现了“更多的苹果”和“更多的香蕉”等用语。然而,“更多的苹果”是一个句子吗?曼彻斯特大学的朱利安·派因和埃琳娜·利文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他们对一群婴儿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跟踪研究。先是从1岁的婴儿开始,结果发现许多婴儿第一次说的句子根本不是真正的句子;相反孩子们是把两个单词的音组合起来构成一个“重要”的词或一个固定用语。研究者发现多数孩子不是用固定用语的一部分去构成其他的词组或用语,而是重新再学习每个单词,然后再学习如何在一个真正的句子中将单词用作“钉栓词”。

在此阶段之前,婴儿仍是注重单个字词在各种语言环境下的运用。当他说“更多的牛奶”时,你就问他是否也喜欢更多的薄脆饼干和更多的豌豆。然后,在当天晚些时候,你再对孩子说,“瞧,有更多的小孩放学回家了。”

掌握语法

正确使用语法是正在学习说话的孩子所无法掌握的一项技能。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能够辨别出不正确的语法用法。例如,在一次调查实验中,当一个句子的主语和宾主位置被相互替换后,他们就能够辩认出差异。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对句子本身的语法结构却一无所知。正确应用语法是孩子在能够开展复杂交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所要学习的最后一步。

随着学习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孩子所犯的错误会越来越少。你可以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对孩子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其语法能力。

语言康复教学特色:

1、指令理解
提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
2、物体认知
提升物体认知理解的能力
3、词语运用
提升儿童的词汇量

4、语法训练
提升儿童语法的运用能力
5、句型表达
提升儿童语句语用的表达能力。
6、语言组织
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