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最新动态

北京推荐一家实力比较强的儿童自闭症康复机构

发布者:康复机构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康复机构

自闭症患儿的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适宜的期望值。自闭症必竞是一个世界难题,自闭儿的愈后也很难预料,家长们只需要求尽自己的力量,不要大过强求突变的效果,因为这是不符合现实的想法。保持一份“公共”心态。自闭症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家长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在环境调整到为全人类在奋斗的“公共”心态,这样既能为自己增添无穷的斗志,又能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

家庭引导与孤独症孩子康复

众所周知,让孤独症患儿及时接受相关治疗是很重要的。除了让孩子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之外,家庭方面的教育和护理也极为关键。

家庭解决自闭症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和孩子玩合作游戏。这种方法在集体中使用效果更好。如让其和小朋友共同玩拍、跳绳、推玩具小车,开始时这样的儿童可能完全被动,经反复练习后,其会愿意参加一些活动的。

训练孩子学会目光接触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对视,孩子不看大人,大人可以追着让他(她)看。如果孩子有表示,家长应马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如还没有反应,可以用有吸引力的东西吸引他(她)。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学会同他人交往,家长在家里可以用呼唤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回答的方法训练其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如果有进步,说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提高。

另外,让孩子习惯身体接触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这种训练,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站在大人面前,大人通过与其说话、抚摸、亲吻等亲热的表示,让孩子从身体的解剖学感受到“爱”。

自闭症孩子的最大障碍就是社交障碍,解决办法就是多让孩子接触外人和外部环境。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当他(她)有愿意与主人或主人家的孩子接触的表示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这样的儿童害怕与外人接触而把他(她)关在家里。

孤独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点滴思考

摘要:融合教育的起源是针对“回归主流”运动兴起来的,根据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间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改革,主张以更融合的方式,将学生安置与普通教育环境中,在单一融合的教育体系中,传播教育服务给所有的学生,并增加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合作,以共同计划,合作教学等方式来进行。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的一部分,现针对一名孤独症儿童(扈某某)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半学期的观察记录,从行为、情绪、认知、沟通和社交几方面谈一谈他的融合成效,及由此从普教教师,普通孩子,特教教师,家长及相关专业人员几方面谈一谈影响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发展的条件和怎样使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更好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影响因素及成效;发展策略

一、什么是幼儿园融合教育

“幼儿园融合教育”是孤独症融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针对孤独症幼儿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其内涵是:在普通幼儿园的普通班级中,接受孤独症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通过对孤独症幼儿实施具有特殊辅助的随班保教,把孤独症幼儿的康复教育融入正常幼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以促进孤独症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二、幼儿园融合教育的适应对象

“幼儿园融合教育”虽然是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但是,它有着自己特有的适应对象,它主要是针对七八岁之前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模式。因为,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但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地落后与正常儿童,因此,接受“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在园得年龄可以比普通儿童放宽1-2岁,最迟可以到八岁。

三、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实施条件

(一)对孤独症儿童的安置方式是在普通班级中随班保教

“幼儿园融合教育”并不是将孤独症孩子简单的混入幼儿园,并不是让孤独症孩子随班混日子,它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主动干预。由于幼儿园教师对孤独症儿童即顾不上,又束手无策,因此对孤独症孩子更多的是用同情代替教育,这种“随班混读”式的“上幼儿园”,其康复效果微乎其微。

(二)对孤独症幼儿必须要有专职的特殊辅助教师

“幼儿园融合教育”必须要有专职人员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专门的特殊辅助,因为孤独症儿童不仅仅是“和普通孩子待在一起”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生活起居,还是游戏活动,或者课堂教育,都贯穿着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社会模仿能力,集体注意能力,工具性沟通能力,情绪表达能力,行为控制能力等社会功能的全面培养,这些方面的教育都必须通过特殊辅助渗透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个环节中。没有特殊人员的特殊辅助就不能满足他们的康复需求,因此,必须给孤独症儿童特殊辅助。

(三)必须具有个别化的“幼儿园融合教育方案”

“幼儿园融合教育”必须要有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方案”,这样才能够使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在参与融合教育中时有一个个别化的体现,有利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四、孤独症幼儿融合教育的实施情况(个案)

通过在北京启蕊康复中心六个月的实习,有幸参加了启蕊幼儿园的融合教育,每天都会带着孩子们参与到融合教育之中,其中包括两名代谢儿童,两名唐氏儿童,一名癫痫儿童和一名孤独症儿童。现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观察记录写出他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的成长变化。

(一)基本情况:扈某某,男孩,出生于07年9月15,与2010年10月来到启蕊,在11月份开始参与幼儿园融合活动试用期,2011年正式参与融合活动,为每天两节课,上午下午各一节,也是根据观察评量后给出适合他的课程要求及能参与程度来定的,现从行为,情绪,认知,沟通,社交等几方面谈一谈他在融合教育中的发展变化。



参与融合教育前参与融合教育后

行为

行为刻板,只接受熟悉的人,物,地点;在看到正常儿童玩耍时,自己站在一旁蹦跳,大笑,想参与但不靠近;集体课中不时大叫,大哭,大笑;口中喃喃自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课间操站不住静坐等待能力差,触觉敏感,不喜欢别人触摸自己。

因为刚接触一个新的环境,在刚开始的一周有哭叫的现象,看到那么多小朋友会害怕不知所措,触觉敏感不喜欢小朋友碰自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小朋友和他拉手他不会拒绝啦,有时还会主动去拉其他小朋友,喜欢唱歌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其他小朋友表演节目并主动拍手鞠躬说“谢谢大家”,玩抢板凳的游戏时会跟着小朋友一起跑,告诉其坐下他也能主动坐下,排队上操时会主动站好拉着小朋友衣服,对于老师提问的问题有时不明白但看到小朋友都举手,他也会主动着举手,在他的身上慢慢涌现出越来越多正常孩子的行为。

情绪

很依赖家人,看到家人走就会哭闹,自言自语严重,有大哭,大笑的情况

刚开始会有哭的现象,但现在除非有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时才会有哭的现象,大多时候进班级都会很自然,能安静的坐上一节课,偶尔会自言自语但没有以前严重。

认知

叫他的名字没有反应,分不清各个老师,模仿说话严重不会回答简单的问题,注意力很不集中,不明白简单的游戏规则

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主动起立举手答道,在少许辅助下能够完成点数人数的任务,玩“击鼓传花”“抢板凳”的游戏时能主动参与,在听到找小朋友问好时能主动拉起小朋友的手,唱“握手说你好”的儿歌,听从简单指令(如坐好,回来,蹲下,立正站好,拍手等)回答简单问句(如:好不好?好;谁要?我要;要几个?我要一个等)认识常见物品认识若干,有了人物概念能分清巩老师王老师

语言沟通

沟通障碍无主动语言,仿说严重,无共同注意力少许提示下会主动说出一句话(如;拿一个感兴趣的东西给他,会说“我要什么”),能回答简单问句(如:你叫什么名字?××)玩游戏说儿歌时能和小朋友一起跟随老师做动作,有共同注意力。

社交

社交障碍无此能力,排斥一切陌生人主动拉小朋友手,亲亲抱抱小朋友,有有秩序排队的意识,提示下和小朋友问好,说再见等

(二)融合教育给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效果

1、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开放的教育环境给了孤独症儿童接触他人,走进社会的条件,会改变很多他们固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在这里他必须要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如:扈某某自言自语的毛病,在融合中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课堂中老师会有提示:小手放腿上,安静做好”,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很安静,自己也就不说话啦。下课后,老师都会告诉小朋友去上厕所或喝水,他也会跟着小朋友一起冲进厕所或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在指令发出后他能够独立去完成。

2、提升了孤独症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班级教师会强化每一个孩子的所属班级,也让孤独症儿童认识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要有班级集体的意识,扈某某在此方面还存在欠缺,分不清你我他,但是已开始有了集体的意识,如:会主动排队跟随上课间操,户外活动时不再乱跑,自己一个人玩,而是会和小朋友一起玩。

3、促进了孤独症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园存在着非常好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机会,扈某某在自我物品所属权的概念上有较大发展,如:能从摆放在桌子上的衣服,帽子中找出自己的,表演完节目或做完游戏后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

4、发展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参照和社会模仿

培养孤独症儿童学会关注他人,参照他人,模仿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社交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 30分钟一-对一/一对二

教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通过各种游戏的介入来提升儿童的表达动机,用情景的设

置来提高儿童的主动表达,社交互动的能力。

课程效果:①引发儿童表达动机

②15种不同的提要求社交能力

③促进情绪自我管理

④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