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最新动态

武汉治疗自闭症的康复机构在哪里

发布者:康复机构 发布时间:2022-08-16 来源:康复机构

家长如何与自闭症的孩子相处:
定下相对长一些日程,不低于2个月的,每周1-2次都可以。

自闭症儿童比较能适应长期规律的交往,突然出现或者突然消失的不确定性对他们而言可能并没有什么益处。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去的时候,尽量以陪伴为主,刷刷存在感,把自己当成桌子椅子等静止物品就好。交流熟悉后再考虑开始。恒定的规则更能被他们所接受。


孤独症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游戏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全面发展障碍。主要的障碍是认知发展困难,表现语言刻板,鹦鹉学舌式语言、机械式语言、重复性语言、不会运用人称代词,给他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严重困难。我们根据孤独症儿童特殊需要,设计几种游戏,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促使他们语言交往能力获得发展。

一、认识朋友与人际关系培养

设计各种认识同学的活动,引导小朋友彼此沟通、接触,使他们互相接纳,促进交往。因此,各种简单活动都要求记住彼此称呼,熟悉彼此的名字。

㈠训练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小朋友的姓名。

2、通过游戏师生、学生之间互动,促进交往。

3、通过游戏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参与。

4、提供成功机会,快乐享受,培养乐于交往的兴趣。

5、活动中发展语言。

㈡活动设计:

①传球游戏

1、训练准备:教师准备几个皮球或沙包。

2、活动步骤:

(1)学生围成圆圈。先将皮球逐个依序向右传。每当球传到谁,谁就主动报出自己姓名,传回第一位学生。

(2)其次,球继续向右传,传球者叫出右边接球者姓名,也可以同样方法向左传。

(3)拿到球后,自由将球传给自己已认识的同学,传球时要叫对方的名字。

(4)彼此交换位置,继续游戏。可以边唱边做传球动作。

②抢位置游戏

1、训练准备:(1)准备若干把椅子,比小朋友数少一把。

(2)节奏乐器、录音机、录音带



孤独症孩子的社会融合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培训理解

听甄老师课的第二天晚上,我们一小撮人吃饭加总结。某爷说,要在生活中教,见什么教什么。没等他说完,几个妈妈就堵了他的嘴,说他等于没说。不是这几个妈不客气。当了这么多年自闭症他妈,谁不知道要在生活中教啊?再说了,甄老师社会性课程都听好几回了,怎么可能不明白生活中教的重要性?这是甄老师一直以来反复强调的,把生活还给孩子,在生活中训练,训练中生活。甄老师这次《孤独症孩子的社会融合教育和智力开发》培训,主要内容不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训练,而是用什么方法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关于这次培训的感受,正在咀嚼中,需要消化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才捋得出来一点头绪。所以今天不说这个。

今天就顺着“生活中教”这个话题,说一说我自己的感受。生活中教什么,怎么教。

还是举例吧。最后一天听完课我去康康姑姑家接康、外婆和在我们家作客的三舅公。晚饭时看着桌子上一大桌子丰盛的菜,我问康:知道为什么今天兰阿姨做这么多菜吗?当然,他肯定答不出来。我指着三舅公、外婆等人,告诉他,因为今天姑姑家有许多客人,所以要多做一点菜招待客人。这是因果关系,因为有客人,所以要做很多菜。这中间又包含了社会常识,待人接客。然后我再问:知不知道哪些是客人?客人和主人概念早就有了,他出去作客,别人来我们家作客,但奇怪的是那天他并没有完全回答正确,估计是地方转换了,加上那天人物比较复杂,所以有点混淆。把客人主人的概念重新帮他捋了捋,再提问,能够回答。然后把难度提高一点,问:康康在姑姑家是客人,那康康回到自己的家呢?是主人,回答正确。再问:叔叔(姑父)在姑姑家是主人,去我们家呢?是客人。回答正确。顺着这个思路他开始自己发散,说自己回到**2(我们家房号,他几乎从来不说家,都用房号代替家)是主人,去隔壁刘弟弟家玩就是客人。最后,就客人主人的事给他做了简单总结,在自己家是主人,去别人家就是客人,客人和主人在不同的场合是会变的。这里面教了关系,引进了思维,符合甄老师的在教常识中培养思维能力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甄老师的无论什么事情,最后都要给孩子提炼概括总结,以此培养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同理解能力的要求。那天因为要下雨,吃完饭我们就赶着回家。回家的路上有点小得意,继续教。问他为什么今天吃完饭就走了,没有在姑姑家多玩一会儿。回答:因为下雨。对,下雨天开车危险,所以趁还没下雨赶紧走。有点开窍了。

因为我开窍了,所以他才开窍,这是成正比的。说实话,去年8月听了甄老师课,我最大的收获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孩子明白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随时给孩子做提炼总结,培养孩子抽象概括能力。去年一年,我做得最多的就是这两个方面。



再接着举例。前几天,带康去机场接爸爸,去之前把张小芳妈妈做的训练小课件看了一遍(小芳妈妈做的课件棒极了,小芳妈妈已经连续两年赞助了甄老师的培训,让我们众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在此表示我们最真诚的感谢~),那些内容康基本上都过了,就让他看了看爸爸转发的携程的出行短信,理解短信的内容,哪个航班,几点到,几号航楼(让他看短信是非常好的训练理解的方法)。关于哪个行航空公司哪个航站楼,以前讲过,但这种知识我都记不住所以也没有特别要求他记。还是接着说那天我都教了什么吧。走五环上机场高速,一路上看到许多冀牌的车,问他冀的车牌是什么意思?河北的车,他能回答。他知道冀是河北的简称,这些知识很早就开始教他,他的《品德与社会》有相关内容,外出旅游我也会把这些知识点教给他。看到“京承高速”的提示路牌,我的灵感又来了。给他讲为什么刚才一路上看到许多河北的车。我指着京承高速入口的路标,告诉他京承高速就是北京到承德的高速公路,承德是河北省的一个市(他去过承德旅游,知道承德是河北省的)。刚才看到的河北的车,有很多可能就是要上京承高速回河北,所以这条路上看到河北的车特别多。他频频点头并且重复我的话。不管他记住多少,至少这些知识都在往脑子里灌。关于河北的车,还没完。周二我们去金羽翼画画,四环路上又看到一些冀牌的车,接着教。我说在北京我们经常看到河北的车,河北的车特别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河北省离北京很近,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许多从河北来北京办事的人就开着车来了,办完事再开车回去,很方便。但如果在重庆或者海南,离北京特别远,几千公里,开车太远了太累了,他们来办事一般就坐飞机或者火车,所以我们在北京很少看到重庆或者海南等地方的车(这里面还可以引出大区、相邻省市的概念等,正在通过一套地理书教中国区域的划分,比如华北区东北区西南华南等)。因为总带着他在外面跑,他看到车就会说河北的,某某地方的,或者北京的。康康现在的学习动机特别强烈,这是非常好的事,既然想学,那咱就教。我不再给他说冀是河北的车,沪是上海的车,而是告诉他冀牌车沪牌车等是外地车,京牌车是本地车。接着把本地外地的概念给他讲了讲。因为这个概念跟主人客人一样,地方不同会变化,所以泛泛地讲他是不会真明白的,准备以小课件的形式再深入地讲。

生活中教的机会和内容特别多,再接着举一个小例子。每天早饭后我都要泡茶,夏天喝的是绿茶。那天泡茶的时候想起熊爷说绿茶80度左右泡出来好喝(这道理知道平时懒得麻烦),就不嫌麻烦地把烧开的水先倒进冷杯过一遍,过了一小会儿再倒到茶杯里。康正好在旁边,他看我跟平时泡茶的程序不一样,流露出不理解的眼神。一看这眼神,我就知道又可以教了。我告诉他,为什么要把水凉一下,因为绿茶用80度的水泡才有绿茶的清香味,如果100度的水泡就太老了不好喝了。他很有兴趣,上楼学习的时候,还津津有味地说这件事。于是在讲课之前,我们俩先把茶的知识复习了一下。他找出以前做的茶的小课件,把绿茶和红茶等各种茶需要的温度加上,一边写一边问:碧萝春用多少度的水?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告诉他绿茶都用80度左右的水,碧螺春是绿茶,你说应该多少度?他一下就回答出来了。然后自己接着说,西湖龙井、永川秀芽都是绿茶,所以也用80度的水泡。从一般到个别,这不就是演绎推理吗?没想到如此轻松地就把演绎推理用上了。正好那天上午甄老师打电话过来,我有点小得意地把这事告诉她。甄老师没有表扬我,而是告诉我这件事上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没有教给康,就是水的温度和散热的关系。我又小小地冒了一下汗。冒完汗之后,做了一个关于水热量流失的详细科学的小课件,是在外甥蒙蒙帮助下做的。今天周末康爸在家,我把小课件给他看,让他带着儿子做实验,结果人家先把我们的小课件点评了一下,不准确不全面,说什么辐射、传导和对流,才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我说甭管什么方式,你把儿子讲明白了就行。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子俩正在兴致勃勃地做实验呢。这件事情我想的是根据课件带着康做实验,但甄老师说还不够,还得让康根据这个原理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给他一杯开水,怎么尽快降低温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甄老师说过的呀,解决问题是理解的延伸,所有的知识转换成能力,那就是解决问题。给热水降温的方法康早就会了,早晨喝豆浆的时候如果太烫,他会拿一个碗倒一些出来快速度冷却,或者装一盆水把豆浆碗放进去,或者加几块冰块。他虽然会,却并不知道原因。这件事情给我的启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局限,教孩子多的一定是自己擅长的。


自闭症言语训练美国STAR课程

【培训内容大纲】美国自闭症言语服务最新课程STAR--接受性语言--表达性语言--自发性语言 --日常功能--学习--游戏和社交技巧;

【培训内容大纲】 口肌发音课程--感知觉、失用症、发音(基础发音训练,发音对比,音调训练,发音游戏,发音软件);

【培训内容大纲】课程--多感官(视觉、听觉等)、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