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实时资讯

如何判断小儿的感觉统合失调

发布者: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2022-08-17 来源:康复中心
点击查看大图


如何判断小儿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大多数自闭症患儿都会存在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普通孩子中间也会存在有轻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那么,作为父母,在生活中又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感统失调的现象呢?我们可以从感觉统合失调的几个表现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视知觉失调

存在视知觉失调的儿童往往可以长时间的看电视,却不能顺利的阅读,经常错字、漏字、添字等现象,或者在写字时经常性的部首偏旁颠倒,看了就忘,常抄错题或抄漏题。视觉跳动是婴儿的本能反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增加,婴儿的视觉会逐渐的成熟,但是自闭症患儿的视觉往往不稳定,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盯在一个物体上。

听知觉失调

具有听知觉失调的儿童表现在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父母或者老师的话。幼儿的听觉能力一般较弱,所以受不了大声的刺激,长期处在嘈杂的环境中,可能会让儿童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久而久之就可能会造成听力不佳,容易忘却,脾气古怪等特点,自闭症花儿表现的尤为明显。

前庭系统失调

主要表现为多动,易摔倒,旋转不会眩晕,分不清左右,方向感不强等,自闭症儿童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重心不稳等现象。由于前庭网膜的协调和掌控功能不足,患儿的重力感和平衡感都会失常,这就可能导致孩子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看起来有些笨手笨脚的,与普通孩子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与异常。

触觉系统失调

存在有触觉系统失调的宝宝,往往不合群,爱去招惹别人,害怕陌生环境,容易产生焦虑,还存在有偏食或者挑食的现象。触觉反应迟钝的宝宝还伴随有反应慢,动作迟钝,缺乏自我意识,无法保护自己等特征。

本体系统失调

本体系统失调的小儿容易走失,对捉迷藏,系携带,扣纽扣,用筷子等动作较为迟钝,还伴随有手功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等现象。

温馨提示:感觉统合失调是自闭症患儿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许多幼儿中间都存在有这种现象,父母在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这些“问题宝宝”,及时发现他们的异常,未雨绸缪。



如何利用蹦床进行感统训练

在众多感统失调的孩子中,平衡感、协调和前庭感觉的失调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而针对这几点的训练方法很多,其中蹦床是最常见的,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

许多儿童游乐场都有弹性蹦床,用于家庭健康的小型蹦床或席梦思床垫也可发挥相同的作用。它的作用表现在其跳跃运动有助于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对孩子的自力运动和运动企划的成熟帮助很大。跳蹦床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

那么如何运用蹦床呢?

1、由陪练者和孩子一起坐在蹦床上,利用蹦床的弹性,以身体为支撑进行上下摇动。

2、对于不敢上去的孩子,为减少他的恐惧,开始可由家长或老师背着孩子在蹦床上面跳。

3、让孩子在蹦床上俯卧,由陪练着站立跳跃,将孩子弹起,让孩子体会蹦床上下起伏的感觉。

4、让孩子俯卧在蹦床上,头颈部用力抬起,胸部尽量抬高,可以强化前庭体系的感觉,促进全身肌肉本体感的形成。

5、让孩子在蹦床上进行自由的跳跃,或双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跃,或与指导者做抛球接球的游戏。

6、让孩子在蹦床上一边跳跃,一边将手中的球投入指定的篮子中。

7、在蹦床的上方悬挂一个气球,让孩子每次跳起时击打目标。还可以在蹦床上悬挂一个网篮,让孩子跳跃时头球入网,这种游戏可以协助孩子在半空中,以正确的前庭固有感觉,判断视觉空间,对手眼协调及身体形象的帮助很大。

8、让两个孩子面对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跃,或共同拉着一个小呼啦圈一起跳跃,从而训练与对方协调运动的能力,通过跳动中的眼球对视,增强视觉的稳定性。

其实,跳跃是孩子成长早期不容忽视的运动。当孩子6、7个月时,很喜欢由妈妈扶着跳跃,这时可以配合他的动作,一上一下的让他跳跃,每当孩子用脚踏时,力量就会进入脚趾、脚掌,进而刺激他的大脑,同时跳跃时也可以培养他的平衡感。当孩子站立比较稳以后,还可以让他在沙发上或弹簧床上玩跳跃游戏,可由家长扶着孩子的两腋或拉着孩子的双手,让他尽情享受弹跳的乐趣。也可由孩子自己扶着扶手跳跃,然后发展到不用扶持,自由跳跃,并做一些抛接动作。


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听觉注意力

听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所面临的一个通病。如:当家长或老师让孩子根据指令做动作或被老师点名时孩子依然是没有反应、继续自己所做的事等。这也是让大多数自闭症家长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关于自闭症儿童听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我把论坛上老师的一些方法、经验总结如下,家长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锻炼孩子的叫名反应能力

在锻炼孩子的这方面的能力时,可是从这方面着手。如:孩子在做他喜欢做的事时,大人在几米之外,大声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要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声源的方向,应答。但是,几乎没有人能把叫名反应的训练坚持到这一步的。而这一步对于将来要入学的孩子来讲,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步的实现,意味着:不论孩子在做什么,听到他自己的名字,就能转移注意力。

2.部分指令“条件反射性服从”

部分指令“条件反射性服从”即在不受大脑指令控制的情况下能继续正在做的事。如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红灯,就是立即停止脚步。在对针对孤独症儿童时,我们可以从某些强化入手,如强化孩子在在学校的一些常用指令:看黑板、有问题举手等。

3.给自闭儿找个好同桌

在学校给孤独症儿童找个好的同桌也可以对孩子听觉注意力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要保证这个同桌是比较活泼。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同桌在旁边的提醒可以给自闭症儿童一些适当的刺激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4,适当的“负强化”训练

在给还做强化训练时,家长一般都是从“正强化”开始,如鼓励等,但是很少有“负强化”的。需要指出的是:适当的“负强化”同样能给孩子一些刺激,但要注意把我好度。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听话,受到的是负强化——也就是避免被老师点名批评、或者被老师叫到回答问题答不上来之类,但这类负强化在我们的孤独症孩子身上的作用可能很小——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走神,因为他没有担心回答不上来问题会尴尬。为了增加这种负强化,可以试着在家的时候,通过某些方式让孩子“知道”回答不上来问题、做错事是很不好的事,是要受到惩罚的,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