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北京自闭症干预机构
面对自闭症患儿家人该如何做?
尽量给他们简单,明确和一致的指示;预先告诉他们可能会有的转变,让他们做好准备;多给孩子视觉的提示和具体的例子去帮助他们了解新的概念。帮助他们在社交场合表达自己,传达意思和交换意见;尽量鼓励和协助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改善社交和沟通技巧;不要特别理会他们不正确的社交行为,可是当他们做出正确的社交行为时,我们应该加以赞赏和鼓励;与其他家长、和治疗师保持联系,互相提供有用的资料。
为防止自闭症孩子走失时因其不会表达导致路人、警察无法及时找到家长,家长应为孩子制作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联系卡,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尽量让孩子远离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如火、电、河流、池塘等,以免因照顾不周发生意外。
陪“星儿”亲密肩并肩踏入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爱的天使,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是要紧密融合在一起。那些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世界一定要融进我们的世界之中。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患病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主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由于他们大多自律性差,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必然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深圳市19名家长写给学校的联名信,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当下社会环境对自闭症孩子的态度——不少人认为,既然自闭症孩子的异常行为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那么把自闭症孩子从普通学校的正常孩子中隔离出来,送到培智学校或其他专业教育机构进行专门的学习训练,使自闭症孩子和正常孩子互不相扰、各得其所,就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而且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从最现实而功利的角度讲,上述理由似乎是可以成立的,社会环境对自闭症孩子的态度,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着眼于“隔离”的做法,对自闭症孩子是很不人道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与“隔离”教育相反,一些教育工作者借鉴、引进国外行之有效的融合教育模式,推动教育部门和普通学校接受自闭症孩子“随班就读”,使自闭症孩子融合在普通学校的大环境之中,与其他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经验表明,除了少数重度自闭症患者,许多中度、轻度自闭症孩子完全可以进入普通学校读书,虽然他们会给其他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学校环境对他们的接受和容纳,既可以将这种影响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学校环境反过来对他们施加的影响,能够逐步克服、消解他们身上的问题,使他们在一些方面慢慢变得正常起来。如果说“隔离”教育使自闭症孩子成了社会环境的弃儿,融合教育则是努力让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环境,逐渐被社会环境“同化”为正常的人。
在成功开展融合教育的地方,受益者当然首先是自闭症孩子,但从整体上看,普通学校的其他孩子也是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孩子们通过容忍、接纳、帮助、影响自闭症孩子,能够充分认识到人类世界的多元性、丰富性,更好地培养自己爱和被爱的意识与能力,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实质是爱”,从而使自己成为具有包容、宽厚、理解、尊重等良知品行的人,成为善于互通、乐于付出、富于激情、敢于担当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不但自闭症孩子获得了其他孩子的帮助,身心发展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他孩子从中也受到全面、深刻的爱的教育,这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写下精彩的篇章。
每个孩子都是爱的天使,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是要紧密融合在一起,他们中一些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他们隔离开来。那些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星星的孩子”,那些与这个世界时有龃龉的自闭症孩子,他们的世界一定要融进我们的世界之中——不但他们迫切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也需要从他们的世界中获得更加宽广的视角观照,需要通过他们的世界来不断充实、丰富爱的教育,铸造更加完整的人道价值和更加美好的人性世界。“星星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与这个世界对于他们的意义一样重要。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交往愿望
孤独症儿童大多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愿望,缺乏通过他人获得某种物品或获得快乐的动机。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物和人的认识。人兴趣才会产生某种需要,从而引发一种动机。因此培养儿童对物对人对活动的兴趣,使其产生某种需要,从而引发孩子们的交往愿望。
引发满足需要的动机是培养孤独症儿童交往愿望的主要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引导儿童玩各种玩具(如积木、玩具车、滑板等)。
在专项课动手中,引导孩子们用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或是进行拼板、穿珠的比赛,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缩短对物的距离、增强对物的兴趣。从而增强孩子们的交往愿望。
二、通过集体游戏缩小与人的距离,接纳身体的接触、接纳别人的亲近。
专项课每天都设有游戏的课程。首先是亲子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安全感。如“找妈妈、推小车、找老师等”使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体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渐地过渡到集体游戏,使孩子在快乐中熟悉游戏的规则,领悟交往的原则。
三、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儿童去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
我们在十一月举行了冬季律动会,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同时增加儿童的交往愿望。
四、恰当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去培养儿童为获得奖励去完成他人指令的动机。
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交往干预,孩子除了会与普通儿童一样出现一些问题,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要在仔细地认清原因之后,寻找解决之道,切不可盲目地训练,盲从地治疗,让孩子会听简单的指令,认知一些图片,背几首歌谣,并不真正地成长。
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能关注世界,能理解别人简单的意图,能独立或半独立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去生活。
家长服务:
入校前
0元评估,线上直播教学
言语康复礼包0元送,在家也能学知识
在校期
入校评估,直击儿童弱项, 1对1定制教学课程
定点援助基金保障,较高补助达3000元每月
毕业后
44期家庭微课, 12期校区培训,熟练掌握家庭训练技巧
每月公益融合活动,自然泛化社交技巧,轻松融入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