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最新动态

郑州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去哪个机构

发布者:语言发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2-06-12 来源:康复医院

宝宝早期语言的健康评价

2月:哭声分化,有应答性微笑,能发"咿"、"哑"、"呜"等单个元音。

3月:自发"咕咕"声。

4月:应答性发声。

5月:发"ah-ge"、"ah-goo"、"咂"音。

6-7月:唇辅音加a或双元音,如"ma ba ai。"

8月:能发"ma ma"、"ba ba"音,并能单间别问句与叙述句的语调。

10月:会学成人的发音。

12月:叫"妈妈、爸爸,"会说一个字的音,如"拿"、"好"、"坏"等。能听懂伴有手势的吩咐,如挥手再见。

15月:用手势表达需要,开始说没有语法,别人听不懂的话。

18月:能指出自己及亲人的眼、鼻、口、头、发、手、脚等。最少能指出碗、、匙三件中的一件。 21月:说出碗、鞋、袜三件中的一件。

2岁:说"我的"、"我",会说有主语及谓语的字句(电报式)。至少说出碗、鞋、袜、帽、剪刀、车六件中的三件。

2.5岁:懂"大"和"小"的含义,说出自己的姓名。

3岁:懂得"里面"、"上边"、"旁边"等介词的意义,复读三位数。

4岁:指出三种颜色,说出年龄。能用较多的代词、形容词、副词。会唱歌,能简单地叙述不久前发生的事,说话100%能听懂。

5岁:会用一切词类,说出生日,咬音90%正确。会从1~10清点实物。

6岁:说话流利,句法正确。


宝宝学说话三大环节省不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婴儿18个月左右就开始说第一个词语。这第一个词语可来之不易,它是宝宝经过此前十几个月(心理学上称为前言语阶段)的积累、酝酿而产生的结果。专家认为:如果父母能在前言语阶段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就能促进宝宝日后的语言发展。

“妈妈语”有助于亲子关系顺利发展

日常生活中,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和简短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

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婴儿确实更喜欢这种“妈妈语”。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和高扬的声调,可以帮助宝宝从一串串连续的语句中识别某些重要的词语,从而使他(她)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些词语。同时,使用这些“妈妈语”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她)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宝宝日后成为一个乐于与人交往的人。

发现宝宝哭闹含义 助其形成语言意识

一般来说,成人交谈时,每一个说话者都会遵循轮流发言的潜规则。但尚在学习说话的宝宝,他们对此是一无所知,所以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需要用心帮助他(她)逐渐形成这种意识。

一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参与到这种会话互动模式中。刚出生时宝宝的哭闹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如:饿了、渴了、热了等等),如果妈妈能用心地记住宝宝哪里不舒服时会有怎样的哭闹,并及时予以满足,那么宝宝就会慢慢懂得用不同类型的哭闹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一种初始的会话模式。而且,宝宝会逐渐发现:原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引起别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他(她)对语言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巧妙设置语言环境 增强学习交往技能

大约6个月时,由于视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不再满足于和妈妈面对面的两人互动,开始对外界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妈妈可以改变策略,在洗澡、吃饭、游戏、看图等日常活动中,和宝宝共同注意、探索外界事物,一方面可以鼓励他(她)参与到人际间的互动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帮助他(她)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同时,爸爸妈妈还可以根据宝宝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适时地设定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难关”,在解决一个个的“困难”时,宝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大量的词语和交往技能。

宝宝语言训练技巧

前语言期(0-1岁)

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沟通模式。

出生至2个月:这时的婴儿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我们他的需求,所以父母亲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记录他的声音,并做出正确的回应,在回应时以适当的语言和他沟通。

比如孩子饿时,妈妈可以先出声说:“哦,宝宝饿了!妈妈知道了,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你。”每一次都说同样的话,相信孩子在听到话时,就会开始安静下来,学会等待。当然,妈妈回应的速度就在考察孩子的天生气质,有的反应较强,依然哭得很大声、很急促,那妈妈回应的速度也得稍微加快一些,或说更多的语言,让婴儿从中感受到安全感,并学习改变气质。

2-3个月: 在这个时期,婴儿获得改变声调的能力。婴儿很喜欢和照顾者聊天,尽管他只能发出“喃喃”的语声,但大人模仿他的声音能给他很大的肯定,可以激发他练习发音。成人应在模仿他的声音后,回应不同声调的语言,如此可以经由耳膜的共鸣,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里,有助于日后孩子发音中枢的发展。

3-4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母音很敏感,是发出清楚母音的时期,也会跟着模仿,而心情好的时候,会自发地、愉快地自言自语。除此,孩子的视力已发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顾者的轮廓,所以,每天抽时间和他四目相对地聊天,或念一些押韵的儿歌给孩子听是非常重要的。

5-6个月:幼儿可以发出“d-m-n”等音,所以有些敏感的父母听到孩子重复这些音时,认为是在叫“妈妈”,其实孩子也会因父母如此解释而肯定自己发音的能力,并且制造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个时期成人可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出叠音词,正确地念给孩子听。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每一种东西的名称或动作都以叠字呈现,如“穿鞋鞋、吃饭饭、戴帽帽、小狗狗”等,成人应使用正确的语言,如此孩子不必在长大后又得转换一次,也不会因习惯改不了而显得幼稚。孩子学习语言没有难易之分,再加上正处于敏感时期,所以“正确”是最重要的。


7-8个月: 婴儿已可以依大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挥手、握手、拜托等手势,也了解“不”的意思,有些口语智慧较强的孩子已能用单字沟通。

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当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帮孩子穿衣服时可以说:“妈妈帮佩佩穿衣服了,先穿左手,再穿右手,接着帮佩佩扣纽扣,一个扣子、两个扣子、三个扣子,好,穿好了!”

每次穿有三个扣子的衣服时,妈妈都这么做,孩子就会把语言和动作串连在一起,并获得正确的左右手认知。或许你会觉得,这样一来妈妈不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的母亲吗?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时期,既可增进亲子情感,又可促进孩子口语发展,相信是值得努力去做的。

语言期(1-3岁)

1岁:孩子能用一个字或片语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妈妈,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依情况而定。再比如孩子说:“妈妈……吃。”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这时妈妈可以回应:“佩佩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佩佩要吃苹果。”

因此,妈妈适当地解码,以完整地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孩子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

1岁半-2岁:这是幼儿学习名词的关键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所谓难与易之分,虽然有些名词在发音或字数上会让成人觉得较难,但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他将记在脑海中。当幼儿的发音器官发展完毕后,孩子会像连珠炮一般说个不停呢!

2-3岁:孩子2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般。2岁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友伴关系也随着形成,会使用主文和从属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兴趣的图案做成小书,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最佳的材料。当然字数不要多,语句的设计要简单、扼要、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