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级别:新手上路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9月11日
山东少儿编程机构
学少儿编程≠写代码,学的是编程思维!
从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所发布的“人类大脑发展”曲线图中,我们发现,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认知能力,包括概念形成,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冲动控制,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发展顶峰,是在10个月到4-5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逻辑是超级感兴趣的,家长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好好开发。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早早全面推动青少年编程教育进入基础学科,意在通过培养孩子的计算机思维和编程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未来世界的事物,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价值。
编程教育≠学写代码
由于竞争激烈及教育体制等原因,中国家长在考虑让孩子学什么的时候,常常以 “是否对孩子升学有帮助” 为衡量标准,这让中国家长一直背负着 “功利” 的坏名声,也让孩子们的成长有点 “拔苗助长” 的意味。
编程教育≠学写代码,我们让孩子学编程是为了掌握“编程思维”,优先考虑的是孩子的成长和兴趣培养。
“编程思维”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一个对思维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训练的过程,业内称之为计算思维。“编程思维”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它由分解—识别模式—抽象—算法四个步骤组成:
分解,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更可执行、更好理解的小步骤。
模式识别,找出相似模式,高效解决细分问题。
抽象,聚焦最重要的信息,忽视无用细节。
算法,设计一步一步的解决路径,解决整个问题。
“编程思维”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首先,编程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很多概念太抽象、离生活太远,不好理解。但是在编程的过程中,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转化为看得见的、具体的图像。比如,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对于编程会有更直观的理解。
将代码中的小数点移动位置,屏幕上的物体的大小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孩子可以因此可以将抽象的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变成鲜活的图形,印到脑子里。
其次,编程能够强化数学能力。
懂得感恩的孩子,究竟有多厉害?
最近,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朋友圈也被刷屏了,大家公认的好片,当然不能错过!
看完才发现,它是那么真实,仿佛就是在讲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如此爆火是有一定原因的。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乡》集合九大导演携手近百位实力派喜剧演员,影片以空间为轴,纵横东西南北中,以五个反映家乡变化的现实故事,用喜剧的形式呈现了普通人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扶助家乡的动人情感,抒发着全民的家国情怀。
与电影票房一样飙红、被网友高赞的,还有《最后一课》中范伟老师“教科书式”的表演:
“开头一分钟就开始哭”,“演技太棒了”,“热泪盈眶”……类似的感受传遍全网,很多网友称其为全片最大的“泪点担当”。

这部电影,你带孩子去看了吗?真的值得去看看。
01
在《最后一课》中,讲述了曾在大山里支教的乡村教师老范,晚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混乱,甚至“认不出儿子”,但记忆深处的最后一课成为一生的牵挂。
为了帮助范老师重拾记忆,他的儿子联合他曾经的学生,排除万难,全力恢复最后一课的情形,帮助他重温了最后一课。这是师生之间的情谊,这是伟大师恩的回报。
随着课程的深入,范老师来到了一个叫“姜小峰”的学生跟前,这也是范老师一直不能忘记1992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姜小峰画了一幅画——未来的学校。但画上只是几条粗细不等的黑线,除了黑色,没有其他色彩。
看着姜小峰失落的样子,范老师决定回到自己的住所取颜料,满足他的心愿。
范老师冒着大雨,踉踉跄跄地跑去祠堂,终于找到一些颜料,而此时正下着瓢泼大雨,他手里的颜料盘没有盖子。
为了防止被雨浇到,他拿起一把蒲扇,小心翼翼地护着颜料。在大雨中快速往回走,只是为了圆一个学生的彩色校园梦。
可是,由于暴雨中路滑,范老师摔倒在雨中,颜料全洒进了河里,被河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所以,在最后一课上,姜小峰的画一直都是漆黑一片。
后来同学们来送范老师,姜小峰送给老师的那幅“未完成”的学校,是范老师最遗憾的事情。
电影中有一段,失忆的范老师在2020年的网红村走着,1992年和2020年场景交织更迭。最后他走到真正的学校,看到一个如梦的彩色房子。
这时,长大后的姜小峰与范老师在这所彩色的学校相遇,范老师认出了长大之后的姜小峰——这个学校的设计者。
短短几十载,如他所愿,当年的学生将家乡建设的更好。
作为老师,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在这贫瘠的山村支教多年,给贫困的孩子带来希望。
作为这个山村的学生,他们怀揣梦想,带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实现梦想,建设家乡。
因为有梦,所以努力;因为感恩,所以未来更美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孩子感恩,不仅是老师责任,更是家庭的重大责任。
感恩不只是一种闪光的品质,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气度和格局。
心存感激的人,遇事更乐观、更喜欢与人交往,幸福感更强。

02
一个被高妈妈收养,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乔树林作为一位黄土沙漠上的基层企业家,心怀感恩,不忘初心,以己之长回报家乡。
在《回乡之路》,邓超饰演的乔树林,一出场就给人留下了不靠谱的第一印象,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语举止,都很难将他与实干家相挂钩,但是最后我们却被他感动得潸然泪下。
他在回乡的途中,巧遇大师姐,这个曾经在高妈妈背上长大的那个小男孩,墨镜配上金链子,西装配上公文包,有了一丝大老板的模样,但无论从穿着还是行为上来,乔树林还是保留着无法掩盖的“乡土气息”,甚至还被大师姐和助理认为是个“骗子”。
乔树林算不上大人物,但绝对是家乡的大恩人。
他坐不起头等舱,却捐助了学校,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学习园地。他还带领乡亲们一起治沙,把一片荒漠变成一眼绿洲,研发沙地苹果,为家乡的人们带来收入。
他想尽办法和大师姐搭讪,就是为了把苹果卖出去。他做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只是想要他心中的那个家乡更好。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当闫飞燕来到高老师的墓前,回忆着高老师曾对大家说:“考出去,谁也不要回来!”
可是,又有谁能够把自己的家乡给“丢掉”呢?她们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心里永远装着家乡,所以才会有全心治沙的勇气和果敢,才会坚定地回到这一片沙漠里,换来了一片绿洲。
乔树林也好,闫飞燕也好,他们都是吃过黄沙之苦的人,他们走出了这片沙地,又回到这个沙地。
不忘初心,心怀感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个养育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
03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则很暖心的新闻:有一名医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还没有来吃饭,给最后一位患者做完治疗回到诊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袋面包,还压着一张字条。
字条上写着:医生,你好,我家小朋友觉得你中饭没吃给我们看病,一定要给你买个面包,可又不好意思自己给你,放在你桌上,请查收。
寥寥数语,让这名医生内心顿时温暖起来,她说:“收到字条和面包的时候真是很触动,很难得碰到这么有教养和懂事的孩子。”
懂得感恩的孩子,总是会让人感动和温暖的。
孩子不仅知道感恩身边的人,还愿意用行动表达出来,说明父母教育得也很到位。
都说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作品,看到孩子能这么懂事,我想最自豪、感动的莫过于孩子的父母吧。
父母一生最大的福气,不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么好,能获得多么大的成就,而是看着孩子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真情。

04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教育孩子对身边的人心存感恩,真的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付出。
让孩子先从感恩父母开始,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种小事情、小的情绪让孩子熟悉这种感恩的状态,并最终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懂得感恩的孩子,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远,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如果孩子想用代码建造战舰,那就要用到各种各样数学知识,并且还要调用抽象思维的能力。
比如,孩子必须运用逻辑来判断应该先编写战舰哪一部分的代码,是先把战舰画出来,还是先让它运动?这个思维过程就可以强化他的逻辑思维。
如何有效训练“编程思维”
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和问题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想办法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编程思维,也是编程教育教给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编程教育不是超前教育,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教育者的历史使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组织、完善想法并发挥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