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招生通会员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2年06月12日
最新动态

湖北青少年特训学校十大排名一览表

发布者:启航青少年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16 来源:启航青少年教育
 课程设置:
    行为习惯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礼仪教育、赏识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生活体验、技能培训、军事训练、团队拓展、行为习惯训练、音乐(红歌)、文化课辅导、生涯教育、特长培训、书画等课程。

    欢迎新学员随时报名,每天24小时均可办理手续,双休日和节假日不休息。



解决青春期厌学的方法有哪些?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个不注意,孩子叛逆和厌学就到来了,影响学习不说,很可能会改变孩子一生,所以在青春期,家长要更注意孩子的举动,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遇到过孩子青春期厌学,孩子学习跟不上,不愿意学习,甚至不愿意去学校,这让家长愁白了头,都想寻求解决青春期厌学的方法,让孩子尽快回到学习状态,那有什么能消除孩子厌学的方法呢?一起来看看。

1、不喜欢被说教“我的事情我作主!”“我不要你管!”这是他们反抗的声音。

觉得长辈的教育与劝告非常的啰嗦,有问题不与长辈商量。常与父母、老师对抗,顶嘴,以此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2、故意唱反调,故意违反规章制度。

学校不允许烫发染发,我偏偏要染成黄色,挑战学校老师权威。

3、以自我为中心。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喜欢我行我素,“让别人去说吧”,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当有矛盾或者碰壁,也不会轻易向老师、父母求助,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听不进正确的劝告建议,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常在穿着和言行上表现怪异,通过这些不良行为去表现自我。

4.、对正统的东西看不顺眼。

对正当的行为、优秀正派的人持敌对态度,进行打击讽刺,喝倒采。

5、易怒。

叛逆的孩子大多冲动好斗而又缺乏理智,报复心与破坏力都极强,喜欢用暴力压服别人。

特训教育学校认为,12-18岁属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身体与心理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对异性还是社会上其他的事物都容易产生冲动和好奇,甚至有某些偏激的行为,在这时候需要的是引导,父母可以试一试以下方法:

1、尊重孩子,不要给孩子负面情绪

2、了解孩子厌学原因

3、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

孩子不爱学习,跟从小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关系,如果孩子回到了家,晚上要学习时,父母经常吵架,孩子没有心情学习,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4、适当让孩子提早体验一下生活艰辛

当孩子特别坚定告诉父母,我就是不想上学了,你说什么也没有用,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给他讲道理了。直接告诉孩子,将来有文化依靠脑力工作挣钱,没有文化只能是体力劳动挣钱了。



特训教育学校总结了几个原因:

第一、可能是学习压力大、成绩不好,可能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很难对学习有喜悦以及快乐的感觉,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第二、可能是碰到了人际关系压力或者学习压力等,这些压力过重,没有做到劳逸结合,过重的负担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比如父母总是逼迫孩子学习,尤其是只要求学习成绩,但是不关注努力学习的过程,会让孩子产生非常明显的压力过大、过重的问题,就会出现逆反以及厌学的情绪。

第三、也有可能是出现了性格及行为问题,比如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或者有些孩子出现了逃学以及叛逆的行为,常见的有抽烟、喝酒等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厌学的问题。

第四、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障碍引起,比如有些孩子智力水平或者学习成绩不太好。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导致的成绩下降,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这些就是关于青春期厌学的探讨。相信很多家长看了文章之后,对厌学症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孩子不是故意不想学习,不是故意和家长作对,而且因为青春期,和各种家长看不见的原因,想要孩子厌学得到好转,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关键,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对美国、菲律宾、意大利和智利等国家的青少年做了大量研究,发现11岁的孩子对父母权威的逆反远比18岁时还要大,而这种逆反在十四岁左右达到顶峰。每位家长经历了初中阶段,相信父母都应该清楚,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在中学时期才开始成长的。因此,初中阶段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由于这段时间是儿童心理问题突发性时期,伴随心理发展而来的是一些行为问题。

在孩子这样的行为问题出现时,父母不应只被行为的表象所迷惑,最主要的是深入到孩子的心理层面分析原因,然后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究竟是什么心理活动?刚进入初中的12岁孩子,对于以后的生活如何选择,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自己又该向哪方面发展,都十分困惑。大量的混乱堆积在一起,让孩子们觉得无助。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比较好,能自己解决这些疑问。2.而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不高,自己不能理解,急切地想要得到帮助,但由于父母的忽视,孩子们没有得到帮助,所以产生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与孩子主动交流。如果孩子很少主动和父母谈心事,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主动与孩子沟通,不在孩子面前摆出长辈高高在上的姿态。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父母高兴时他们也会很开心,父母焦虑时他们也会很恐慌。所以父母要注意为人处事时的态度,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孩子能否认可,并能否主动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如果父母是以唠叨或逼迫的方式去督促孩子,孩子处于一种无所谓的被动角色,就会造成孩子不求进取的状态。父母应该给孩子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引导孩子养成浓厚的兴趣,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入校安排:
孩子入学给孩子分配一对一心理辅导老师,与此同时,会安排两个跟孩子问题情况差不多,但是在校时间较长,改变比较好的同龄学生24小时陪着孩子,相同问题的同龄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同时也能保证孩子在校安排(有些孩子比较极端,在这样一个全封闭式的陌生环境里面,防止孩子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孩子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等孩子稳定之后,会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工作,然后安排进入对应的班级。
 离校保证:
孩子正常毕业离校(签一年合同),三年之内如果出现反弹,可以免费送到我们学校培训(学费免费,只收取相应生活费,生活费200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