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招生通会员
  • 信用等级:

在线交谈: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快速报名,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

学校评价(我要提问/点评)

  • 学校被点评:0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资料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未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
  • 加盟时间:2022年07月17日
最新动态

河南叛逆少年管教学校

发布者:立正青少年矫正学校 发布时间:2022-07-18 来源:立正青少年矫正学校

把网瘾孩子送去戒网瘾学校有用吗?

教育专家这样说或许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有些人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老师,现在都是高学历的家长,没有必要送去什么专业的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自己就可以管教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说法视乎也有几分道理,从而也就被有些“高智商”家长信以为真,相信了这些所谓的专家说法,现出了一些不把孩子送去学校接受专业教育,让自己当起了老师。

常说:“术有专攻”。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有些东西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是两个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应该混为一谈。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应该是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去参与学校的专业教育,各负其责才是达到最佳效果。现状的教育是非常混乱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不好才会送去学校,如果学校教育不好就是学校的教育责任;然而孩子去了学校不服从管教和认真学习时,却认为是家长没有把孩子教育好,是家长家庭教育的失败,应该退回找家长问题,导致了孩子既不听从家长的管教,也不听从学校老师的管教,最后厌学辍学不是混迹社会就是沉迷手机电脑和网络游戏,成了网瘾的问题少年。

然而,针对沉迷手机游戏成网瘾的孩子,家长基本上是束手无策,自己是管不住,也改变不了的。当心想把网瘾孩子送去专业戒除网瘾的学校接受教育纠正时,却听有人说戒网瘾学校没有正规的,说戒除网瘾的学校这样不好,那样不行,把孩子送进去就像关在监狱一样,没有什么教育与改变,还不如不送去学校。这样的谣言谣言风语自然就会干扰到家长对戒网瘾学校的选择,对是否要把自己网瘾的孩子送去戒网瘾学校犹豫不决,一拖再拖,最后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越陷越深,网瘾难戒。

针对这样的问题,湖南清德教育专家说,教育孩子不能听信他人的流言蜚语,自己的孩子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需求等,只有自己清楚;别人说的只是别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和需求,并且所说这样言语的人并不是什么权威专家,而基本上都是逃避管教是叛逆、网瘾少年,他们渴望自由,想摆脱父母家庭和学校老师的管制,所以会寻找各种理由借口来应付,以至于满足自己的自由之心。

所以在管教孩子的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孩子问题情况和经验需求,自己不能解决的,送去专业的教育学校还是有必要的,即使是送去所谓的戒网瘾学校也好,至少还是一个做教育活动的学校,而不是无可救药的精神病院,或者是接受法律制裁的监狱。教育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向好的方向去教导,去培养。

戒网瘾学校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恐怖,既然是学校,那么就是办教育的机构,虽然是专门针对网瘾孩子的教育辅导而不是文化辅导的学历教育,但是帮助网瘾少年戒除网瘾问题还是很有帮助和必要。因为所谓的网瘾在医学上称为“网络综合征”,是对电子产生和网络应用产生了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占据了正常生活实践和学习时间,甚至在占据了自己的生命时间,影响的不是一点点,而是全部。如果家庭管教和改变不了,也不送去专门戒网瘾机构进行管教治疗的话,那么孩子很可能就是因素网瘾而毁在青春,就别说是学习成才了,就连生命都已经被网瘾所霸占。



单亲父亲暴力教子12岁男孩不堪打骂离家出走

恼羞成怒的韩成把门反锁,再加了一把儿子打不开的旧挂锁后离开。他想吓一下12岁的儿子,没想到,一个小时后他再回家,发现地上的书包、做作业的小方凳消失了,一起消失的,还有儿子。

这一消失就是3天3夜。截至22日晚上10点,韩成、亲戚朋友和老师仍未能找到孩子。目前,成都武侯区警方已立案调查。

打骂

“又出去耍你给我跪下!”

拐过逼仄的楼道,韩成转身往在二楼的家门口走。按照他的预想,儿子小峰此刻应该正蹲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做作业。然而,灯熄着,儿子不在。

5月17日晚上7点过,他比平常早一个小时收工回家。他曾数次警告儿子:必须在我下班之前回家,不然就要挨打。饭也没来得及做,他出门找儿子,回来路上,他顺手捡了一根干枯树枝。

9点,小峰回家了。“爸爸。”小峰小声招呼了声。韩成坐在房间里,手握树枝,还没等儿子说下一句,他便吼道“又出去耍了!把衣服脱了。”这是第一次他让儿子脱衣服挨打。小峰慢慢脱去校服和裤子,浑身上下只剩一条内裤。

韩成用树枝在小峰背部挥去,“两下就断了。”随后,他又从屋子里拿出小指头细的废旧电线。“你给我跪下!”小峰转头跑到楼下,却被韩成追下楼厉声喝住。

光着身子,儿子就跪在楼下的小院子里,韩成用电线往他身上抽打,“为啥还要出去耍?”“怎么老是记不住?”韩成说,这么做是想让儿子在邻居面前有羞愧感,“要是下回再不听话就跪公路边,下下回再不听就跪广场上去!”

小峰抓住电线,“不出去了,不出去了。”韩成终于听到了儿子承认错误,眼眶里含着眼泪,收了手。后来,两父子回家做饭、吃饭、做作业,睡觉时已快到凌晨1点。

“你不听话,就背起书包爬!”

第二天,18日下午放学时间,韩成没有等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这也是韩成的规矩:每天晚上放学后,要用家里床头的旧手机给爸爸打电话,确认已回家。旧手机是一部老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绑在床头,“上面有我做的记号,不准解开。”

当晚韩成回家后,儿子解释是头晚没睡好,打盹忘记打电话,韩成才没有追究。

19日早8点,韩成照常送儿子出门,路上他再次敲警钟:放学回来必须给我打电话。如果我的话你不听,你就不要在我这儿待了。然而,当晚7点40分、8点,他两次打家里的手机都没有人接,直到8点10分,小峰才接起电话。

“你不听我的话,就背起书包爬!”韩成说完这句话,儿子一直没有回答。数秒沉默后,韩成掐掉了电话。

9点20分,韩成回到家,不见儿子身影,只看到沙发上的书包。他顿时恼怒,抓起书包扔到了门外的墙角下,翻出一把旧挂锁,把家门死死锁住,然后离开。这把挂锁,小峰没有钥匙。韩成说,当时锁门是一时气愤,也是想吓一下儿子。

一个小时后,韩成回家,发现门口的书包、做作业的小方凳和儿子小峰一起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3天3夜。


家境

做保洁工父亲独自带大孩子

22日,接到韩成寻找儿子的求助电话,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他位于成都武侯区的家中。

这是一处简陋的二层老式居民楼,单间,只有十几平米,父子俩挤一张床。房间凳子上放着一双崭新的蓝色运动鞋。这是韩成给儿子的儿童节礼物,上周就准备好了,“比不起其他当父母的,这双鞋不到一百元。”

昏暗灯光下,墙上是一张儿子5岁时的艺术照,钉子上还挂着一些衣物。小峰平时做作业,就在小方凳上铺块硬纸板,父亲则坐在床上。

这间房每个月租金一百出头,韩成还是觉得贵。42岁的他已经做了十年的家居保洁,一个套二家居保洁,收费80元,要干近4小时。生意好时,一个月工作28天,能挣够4000元,“还有4个半天,必须要陪儿子。”

“他妈妈走了10年了,从来没有联系过。”韩成和前妻在儿子1岁多时离婚,自己独自抚养孩子至今。为了多挣钱,把陪伴孩子和沟通的时间省出来干活。小峰有哪些兴趣爱好、成长的烦恼,他根本说不上来。

“他就是贪耍。”韩成说,儿子常到同学家玩,用电脑上网,玩别人的智能手机。

韩成和儿子没有什么情感交流,但也没有太大矛盾。“他只要不按我的条条框框来,就要挨打。”韩成似乎知道自己动手打人不对,但面对儿子的叛逆和“屡教不改”,他却只知道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动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他的学习”。

寻人,3天3夜父亲难以成眠。

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家出走,一开始韩成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在孩子要好的小伙伴家、学校和街坊邻居家里都没有找到人,他才慌了。在孩子离家出走一天后,他报了警。

随后,他找来孩子的证件照,写了寻人启事,在附近的菜市场、大街上贴了30张。他取消了本已经预定好的保洁工作,找亲戚朋友一起满大街找人。

直到此时,他才想起平时对孩子的那些严厉。他总是提醒他随身携带纸巾、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的习惯、衣着要整洁,“穿得干净才能和同学相处好一点。”儿子个子长不高,他给他买钙片和补锌营养液;练字工具、记忆法书籍、学习机平板电脑,加在一起即使要花掉一整个月工资,他也愿意。

在记者面前,韩成尽可能表现得轻松,或者他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接受,孩子离家出走的残酷事实。最近几晚,他只是眯三四个小时,天一亮就开始找人。在孩子离家3天3夜后,韩成给包括华西都市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致电求助,希望帮忙寻找。

“生活压力大,他一个人很辛苦,也很压抑。”韩成的表弟彭启康对记者说。

22日,成都好久都未下过如此长时间的雨了。那些贴在墙上、电线杆上的寻人启事,被雨水冲刷得看不见字,有的飘落在水里。采访结束后,韩成送记者离开,经过小巷,他从地上捡起一张模糊不清的寻人启事,眼里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滴落在了纸上。


“超常严格,是为了儿子不再当保洁工

记者:孩子的母亲呢?韩成:在娃娃1岁零8个月的时候,他妈妈就和我离了婚,因为性格不合。在10年里,孩子和母亲几乎没有联系过。全靠我一个人抚养孩子。

记者:你为什么要打孩子?韩成:我是雅安宝兴人,文化程度不高。我找不到其他方式让他改正坏习惯。我晓得打他不好,时间长了,他也麻木了,我也麻木了。他挨打几乎不哭,也不去找亲戚求安慰。

记者:你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韩成:我没有太多钱,也不像其他家长一样遗传给儿子高智商。我只希望他长大了不要再像我一样,再做保洁工了。

记者:你觉得是什么让他决定离家出走?

韩成:他走的那晚上,我们面都没有见到。我最后悔把书包放在外面,还把门故意锁了。他肯定觉得我要赶他走,不要他了。我太极端了!

记者:若是儿子回来,你对待他会有改变吗?

韩成:教育方式上我太粗暴了,要改。我要多抽时间陪他,多关心他。我现在就担心他离家出走会不会遇到坏人了。我希望好心人能告诉我他在哪里,我去接他。——转自新闻网


我们能为你提供哪些帮助:

1.强化习惯

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培育优良品质作风

2.针对教育

11辅导改变孩子的错误观念,形成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人生心态

3.同步辅导

同步日常教学课程,在改变不良习惯的同时文化课程不落下

4.日常训练

规范日常习惯,制定训练计划及强度,规范学员的日常起居

5.学会感恩

塑造正确人生观,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

6.劳动体验

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