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级别:普通会员
- 信用等级:
咨询热线:17839987727
资料认证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21年08月02日
北京靠谱的少儿编程培训机构推荐
要知道儿童编程教育是什么,你必须先了解儿童编程教育学什么。Scratch是儿童编程常用的编程工具。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儿童编程工具。即使没有英语词汇,不使用电脑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移动鼠标来学习。在图形化窗口中模块重组有利于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对模块的颜色、大小、形状和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并快速掌握编程操作技巧。Python语言也是一种编程学习内容。Python语言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适合六年级以上儿童使用,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表达。其次,Python语言也是信息奥运的主要语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要不要孩子学编程,总算有依据了
•2012年,日本在中小学中普及编程教育科目。
•2014年,英国教育大纲规定计算机编程是5-16岁儿童必修课程。
•2015年,美国政府投资40亿美元开展少儿编程教育,呼吁全国青少儿学习编程。
•2016年,美国国情咨文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强制要求高中毕业必修计算机编程学分。
•2017年,新加坡全面推动少儿编程教育,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考试科目。
•2017年,浙江省试水少儿编程教育,将信息技术科提升为高考科目。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少儿编程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
孩子要不要学编程?
从上面的几个世界发达国家的动作就能看到少儿编程教育在国外的发展状况,从2012年开始,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加入计算机编程科目,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作为中小学的通识知识考核。
我国也在2017年迎头赶上,将少儿编程纳入到国务院发展规划中,作为国家级战略推进,少儿编程教育将是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基础,只有从中小学开始打下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才能在将来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
我们要不要让孩子去学编程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世界已经大规模电子化、程序化,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大量都由计算机控制,无论将来孩子往什么方向发展,在学习计算机编程过程中掌握的思维方式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Everybodyinthiscountryshouldlearnhowtoprogramacomputer…becauseitteachesyouhowtothink.”–SteveJobs“
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如何写计算机程序…...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史蒂夫-乔布斯
正如乔布斯所说,学习计算机科学,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创造。计算机科学中编写程序是独有的过程和方式,给了人们如何创造一个事物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启迪。它培养了儿童思维模式,引导儿童戒掉游戏瘾,让儿童掌握一门技术,并培养编程兴趣。
重视亲子教育,和孩子一起学编程!
在亲子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一时间掀起各种各样的如亲子阅读、亲子餐厅、亲子探险等等以亲子为主题的活动。
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它重要,二是它缺乏。
亲子当然重要,古希腊哲学家就曾说过:“感情由交流堆积而成。”
任何感情的凝聚与升华都离不开陪伴与交流,亲情虽血浓于水,与生带来,却也不能例外,何况在朝夕的陪伴中,父母精心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影响他的品格、习惯,帮助他成长为优秀的人该是多么伟大的事业,而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一代的父母们疲于奔波在职场,大多数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少之又少,还存在是否能高品质、高质量的问题,所以这个词汇才热了起来。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个农夫得到了一块美玉,想把它雕成精美的作品,用锄头一削,玉石变得更小了,而后一次次,到了最后也没能雕成作品,它最终还是一块石头。
孩子就如同我们的玉,多年后的结果却天壤之别,有的满意于自己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充满自豪,而有的只能看着不满意的作品而感到失望。
区别在于后者跟农夫一样用锄头对待美玉。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取决于围绕着他的“教育小环境”,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是“小环境”的制造者,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营造着教育机缘,精心的呵护与陪伴,给孩子创造安全、幸福的成长氛围,鼓励孩子主动成长,雕刻出出色的“玉石”,让他的未来大有不同,这是亲子的意义。
拿编程来说,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在学习编程,父母应该主动融入孩子的圈子,跟着孩子一起学习编程,一起探讨编程的知识,会最大可能的激发孩子学习编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实我们的孩子都在渴望父母的目光,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肯定,编程作为这个时代的新科学,和孩子一起学,不仅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有利于彼此理解,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少儿编程教育寓教于乐,将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游戏中,能有效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孩子在智、美、劳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极大的开发孩子的潜能,而这样一门课程如果成为高质量陪伴的亲子时光,那一定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您的孩子更上进,更优秀,最终成为真正的新世纪人才!
中国与美国少儿编程的兴起与发展!
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到来,世界各国均试图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先机,少儿编程教育更是关乎着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希望,就这样“少儿编程”的风从国外吹到了国内。一时之间,国内少儿编程教育相关的产业迅速崛起。虽然同样都是进行少儿编程教育,但其实国内外的编程教育方式还是有所不同。
少儿编程教育的发展
1、美国少儿编程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目前美国是少儿编程教育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编程既代表着创造能力,也是人类未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很早之前美国就已经对推进少儿编程教育有了各种探索和尝试。早在1967年,由SeymourPapert主导的多位MIT计算机学家打造了第一套专为儿童设计的计算机语言Logo。在Logo的语言环境里,儿童可以通过编写Logo代码来控制一只小海龟的行动,也可以创造各种图案,这是儿童第一次可以通过边玩、边写代码的方式创造出内容,在少儿编程教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1998年,乐高推出了Mindstorms系列机器人,机器人编程从实验室走入了大众消费者。
在之后的十多年,机器人编程一直是美国少儿学习编程的主要方式。之后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的普及,为很多编程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让很多教育学者和家长开始意识到学习编程的重要性。2013年,MIT设计了新的Scratch模块化编程语言后,美国从硬件的机器人编程时代,步入了软件的图形化编程时代。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少儿编程教学产品也逐渐走向更细化的领域,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各类教育教学产品。
2016年初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曾投入40亿美金,称要让每个美国孩子在小学具备最简单的编程能力。为呼吁全国的学生学习编程,奥巴马还开展编程一小时活动宣传,倡导孩子不要只买电子游戏,制作一个;不要只下载新的App,设计一个;不要只玩手机,为它写程序!随后,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在网站上发帖,呼吁推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年年初提出的《面向所有人的计算机科学教育》新计划。一时间,包括Facebook在内,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均承诺投入巨资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上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2017年,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拨款2亿美元加大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教育的支持,尤其注重对计算机科学的支持。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教育部无直接管理各州教育的权力。到目前为止,美国共有40个州已经制定了政策来支持计算机科学,有35个州将计算机科学课程纳入高中毕业学分体系中。
2、国内少儿编程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相较而言,我国编程少儿编程教育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也在逐步开始发展少儿编程教育。我国少儿编程教育发展也在逐渐推进之中,但还未到普及的程度。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比较优质的少儿编程教育机构,能弥补一部分学校编程教学的不足,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要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并将少儿编程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教育部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表示,今年将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并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还将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由各项政策的发布可见,我国对少儿编程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虽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校内编程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但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少儿编程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0亿—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
据相关调研预测,到2026年国内编程教育覆盖人数将超过1亿。这些编程教育的相关产业链给我国儿童提供了较早接触编程教育的机会,通过参加这些课程培训体验编程的魅力,从而激发自己的计算机学习潜能。
课程特色:
1.趣味情景化主题教学
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零距离对话,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每节课通过视频展示-个故事,引出任务、激发兴趣、领悟道理
2.课程设计对应敏感期
课程设计与成长敏感期相匹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零距离对话人工智能
4.精彩的科学教育课堂
丰富的科学实验课,探索奇妙的百科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5.标准规范的授课流程
每节课都采用标准的授课流程、5c教学方法
6.教育解决方案
从3到18岁课程,体系完整,接轨未来最新科技,培养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