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什么原因让强少年很容易得厌学症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厌学这样的情况呢?是考试压力大还是怎样的原因呢?
产生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家庭教育失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拒绝学习,不是孩子的责任,至少不全是孩子的责任,它需要从父母自身开始修正,一点一滴,然后感染孩子。通过心理疏导和家庭治疗,父母和孩子共同改变,可以让孩子爱上学习。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以下的方法:共同进退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把学习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而年龄大的孩子需要同伴的相互鼓励和促进。
在孩子们出现厌学,父母又手足无措时,找同学和朋友来共同帮助,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呵护好奇心父母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努力用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他一起去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做出结论。肯定评价孩子学习乐器或上兴趣班时,一定要不断地肯定他,让他对自己有信心,再引导他找出其中的不足。不断地鼓励才会使孩子对所需掌握的内容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越学越好。
创造环境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孩子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效果。走出户外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最好还能指导参加一些实践,如让他自己收集种子、搞发芽的实验等,并鼓励他阅读有关书籍,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作为学生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自信心,要以坚毅的性格、乐观的处世态度为学处世,坚信付出必有收获。二是从学校方面来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发现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发他们获取成功的愿望。至于教师,要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三是家长也要改变育子观念,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正确估价孩子实力,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养成,不给孩子规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注意查问题、不迁就,有情况要马上找心理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症状加重。
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家庭教育
许多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对孩子缺少关爱和引导,导致现在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特别是在青春期成长阶段。当孩子出现厌学、叛逆、人际关系不好等情况下,家长就要重视起来了。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等,并会伴随着焦虑、抑郁等情况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之所以成为心理问题频发的重点人群,主要在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这巨大的改变,孩子思维日趋成熟,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引导和给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家庭是早期识别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环节,建议家长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让专业的医生做出判断,及早干预和治疗。
在家庭教育部分,家长要通过平等对话、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教会孩子与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相处,扩宽孩子的眼界,使孩子拥有更好的格局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