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应该成为基础学科吗?这样学一点都不难
尽管这个问题还不够 20 个字,但却很难回答。
这个问题总体围绕在“编程变成基础学科之后,就一定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吗?”的问题上。有人认为,编程是一门工程性学科,偏重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跟基础类学科有很大的差别。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编程作为一种工具,可以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去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1编程应该成为基础学科
01如果编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水平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代名词,如何系统化、逻辑地解决问题通过编程及其基础数学理论可以最好地教给受教育者。在学习编程的这个过程中,对于未知领域信息的搜索、获取及分析的情况会反复发生,这是在我们传统基础教育学科中极少遇到的情况,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能力,编程会无形之中不断强化一个人依靠自己的想法和力量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编程不总会一帆风顺,我们所写的代码会经常出现 bug,出现运行失败,或是未达到预期,在不断经历小挫折、debug 成功的路线循环中,一个人能够很好的培养起自己的自信,对未知的问题不再恐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02编程成为基础教育的另一理由,技术已经渗透生活当中
“未来的世界,是数字化的世界,人类各种信息的开发和存储,都在借着数字化的编程方式,表达、传播、加工。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从一出生,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就是被数字化符号编织和连接的物理世界。因此,当孩子有机会接触学习编程素养,会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和认识这个被数字符号连接的世界。”
03从社会的角度看,若把编程转为基础学科,其后果可能是正面的
“基础教育中真正开始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是拉开国家和国家巨大差距的因素。编程只是个最好用的工具和方式,而美国率先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处于政治作秀原因还是真的理解,这都会带来非常正面的效果。”
2编程不应该成为基础学科01在中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编程不适合作为基础教育学科,最大的挑战来自师资力量的不足
“优秀师资的培育,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发展出来的,师资能够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土壤。如何克服和推动存在的这一难题,打破传统学校机制的壁垒,让孩子们有机会跟各类科技创新企业或相关民间教育组织进行连接,有机会体验到由那些企业组织提供的各种教育服务,这对于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仍然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应该暂时先把编程作为兴趣来学习
然而,如果不把编程作为一种职业技能来培训,而作为一种启蒙学科学习,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01 逻辑思维能力
你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孩子很有说话欲望,表达很有逻辑,而且做事也有计划,而另一些孩子表达不清自己的想法,说话也没有前因后果,这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谷歌公司将“编程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概括成这四大类型:分解问题,模式认知,抽象思维,算法设计。通过这四个步骤,一个棘手的复杂问题先被拆解成一系列好解决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被单独检视、思考,搜索解决方案;然后,形成解决思路;最后,设计步骤,执行——问题解决。你会发现,编程是能够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最好的载体。
另外,根据教育认知学,孩子会在7岁左右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整个7-12岁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最佳形成期。所以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编程,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02 创造性思维
少儿编程Scratch语言之父雷斯尼克曾提出两种学生的类型。
一种是“A型学生”,他们考试成绩很好,却按部就班,并不具备在当今社会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种为“X型学生”,他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冒险精神,喜欢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在未来他们更有可能提出富有创意的想法,这也是每个国家在未来更加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综上所诉,编程暂时并不适合作为基础学科来学习,但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应该把编程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这对于他未来的生活,选择也同样重要。
“编程一点都不难,它只是和你十几年来在学校受的教育有些格格不入而已。”
这句话是在知乎问题“编程究竟难在哪里?”中,一位名叫 invalid s用户的回答。
的确,对于从小在课堂学习数学、语文、英语长大的大多数人来说,编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难很复杂!
而对于还处在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编程其实就和数学、英语这些基础学科一样,并没有那么难。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未来,编程走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
少儿编程,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1.学习编程知识。
通过学习编程知识让孩子了解编程、熟悉编程,学会一些简单代码的编写,并能够自行设计出一些小工具、小游戏,等等。然而学会编程知识只是少儿编程学习中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编程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让孩子通过这个工具提升全面的能力。
2.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少儿编程不只是编程技巧的训练和学习开发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让孩子学习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为编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编程思维让孩子学会如何以一种更合理、更准确的方式去思考遇到的各类问题。
3.培养孩子的表达力和合作力。
在编程的学习过程中,表达和分享十分重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在创造出一个好的作品时,充分体会分享的乐趣。同时,通过在不同项目中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孩子的沟通、协调能力。